奥运二度举办的刺激BMX小轮径赛
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另类自行车运动
去年北京奥运首次登场举行的BMX比赛项目,让观众看的紧张又刺激,在今年2012伦敦奥运扮演着更加热血沸腾的角色。
这是一个最惊心动魄且富有动感的比赛项目,也因此伦敦奥运相当重视,自去年春季开始紧锣密鼓动工建置赛场,位置落于奥运园区北方,邻近篮球馆,全新400米的BMX赛道总面积大约比一个足球场的大小还大一些,伦敦奥运BMX项目将有48名好手(包含32名男性与16名女性)于整整三天进行激昂的奋战。此场地也在完成不久后,陆续由UCI投入赛场规划以2011小轮径世界杯在同场地进行测试赛。
2003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正式通过BMX成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接下来的北京奥运成为第一场有小轮径BMX比赛,当时男子组金牌由拉脱维亚选手Maris Strombergs拿下;女子组则是来自法国的选手Anne-Caroline Chausson。今年赛事自昨日开始到周五(八月十日)共三天进行,所有车手先进行个人计时种子赛,再由预赛决定16强,其中再各分八名选手在赛事中进行半决赛。
追朔BMX发展运动之始,早在1960年便成为加州青年族群热爱的运动,也相继在美国展开一种风潮,因那时开始流行越野机车,有人看着机车可以轻松飞跃土坡和石砾,进而发挥到较低成本且较为简单的自行车上。
BMX其实是Bicycle Motocross的缩写,看字母之意再结合动能的原理,大概就可以想像它是一种讲求爆发力与冲力的运动。
过去这位发名BMX运动的人,灵感源于人类基本动能抗衡,用低成本的道具把玩出精彩绝伦的动作,在台湾,这种看似小巧可爱的单车耍起来却让现场惊叫连连,被称为「极限运动」;而在国外因为起源时间早,发展也保留一段历史了,回归谈到BMX最盛行的加州,那里的人们看重BMX可以用一台小径车就玩出精彩又惊艳的动作,花费低又加上比其他运动方便,只要在街道就能玩起,进而为提升技术扩展到其他地区。
到了1970年,BMX已经流传到美国变成风潮,官方组织诞生,开始将比赛规则化,也较具规模性。包含1981年成立的国际小轮径联盟,在隔年举办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列为BMX界的壮举-正式成为独立的运动项目,而人们也更加注意发现BMX与越野摩托车间的紧密关联性。 1993年受世界单车总会(International Cycling Union) 规划为赛事项目之一,到了今天,BMX已二度踏上奥运殿堂。
奥运比赛中,首重BMX选手的速度与技巧,特别是决赛八人一次竞争的场道上,面临多弯道和多位竞争者,又要抢在最短的时间争出胜负,此时掌握过弯技巧就是成功的关键,选手用高超的过弯技术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但狭窄的赛道又是最常出现相互碰撞的意外(如去年北京奥运报导两名选手于决赛中的撞车事故),也因此更增加比赛的刺激性和可看度,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