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该先立足亚洲还是跃上欧洲?
亚洲车神黄金宝现身说法
黄金宝,今年39岁,173公分63公斤,被喻为亚洲车神,将以2012年11月份的环太湖作为谢幕赛,自此卸下车手的身份转任中国香港队教练,期许将自身数十年的赛事经验传承给后辈,让长江后浪推前浪,再创高潮。
阿宝即将卸下车手转任教练
亚洲车神荣跃事迹
1996年创下奥运纪录,
为首位华人参加奥运单车项目,至今共参加5次奥运
1998、2006、2010共3届亚运金牌
2007世锦赛场地捕捉赛金牌
多次到欧洲移地训练
39岁的阿宝是环海南岛赛事中年纪最资深的车手(第二资深为同是39岁的麦大卫,仅次黄金宝4天之差。)
黄金宝无缝转战香港队教练,他20多年的赛事经验值得后生晚辈学习。事实上,他曾经也有机会到欧洲骑车发展,但他最终选择立足亚洲,放弃欧洲,正好跟中国车手计成(Argos-Shimano)成为明显的对照组。
年轻车手该先立足亚洲还是一步登上欧洲?
欧洲的赛事及车队都很多,在有车队的引导下到欧洲发展当然会进步神速,但问题是,要有车队愿意栽培你,不然你到了欧洲反而成了无头苍蝇,无人带头只会变成移地的自主训练,训练效果不仅没有保证,还可能因为缺乏系统化的训练,每况愈下。
爱轮氏:你的意思是在有欧洲车队的栽培下,年轻朋友是可以到欧洲试试身手?
阿宝:是,但这机会十分难得。我们举姚明的例子来说,他打进美国NBA,是因为他的精湛球技还是市场考量,我们不得而知,我明白姚明有优秀的球技,但我想球团也是积极想进军中国市场才拉拢中国选手。
近几年,亚洲有多位车手陆续进军欧洲车坛,他们大多来自于中国、日本,以及零星几位的香港车手,为何不见台湾车手呢?我认为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赞助商认为台湾的市场太小,投资效益并不明显。
简而言之,如果有欧洲车队愿意栽培你,就像计成一样接受SHIMANO的培训计画,那你该去欧洲发展;但是,如果你是想孤军奋战买张机票就幻想着欧洲梦,那铩羽而归的机率是很高的。赢得比赛有时候要靠运气,出国发展则要看是否有人愿意顾头顾尾的协助你,让你专心一志的训练、比赛。
爱轮氏:你曾多次到欧洲移地训练,听说也有欧洲车队愿意签你,最后怎么没成行呢?
阿宝:这是个困扰我许久的两难,去欧洲必须重新适应,而我几次短暂的到欧洲训练都没有良好成效;最后我留在香港队是因为政府愿意发展单车竞技,正巧当时香港的运动科研突飞猛进,在沈金康教练的带领下可以兼顾公路及场地,以及亚巡赛事日渐增加,所以我选择留在香港队。
爱轮氏:你在39岁才退休,许多台湾车手在26岁就离开车坛,你会为他们感到可惜吗?
阿宝:运动员这条路不好走,要有10年的远见而不能因为眼前的得失来误了大局,我相信他们在做这些决定肯定是思考了很久,才断然的放弃心爱的单车竞技,我无法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毕竟每个车手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我必须说:如果当职业车手不是你的梦想,那你就该快乐的当位业余车手,休闲骑车就没有所谓退出的问题了。退出并不可惜,如果知道自己不适合赛事这条路,早点退出另作打算反而是好的。
台湾女子登山车手张琬琳与黄金宝于2012环台赛合影留念。
阿宝给年轻车手的建议是:自身实力已经到达一定程度,在有良好的培训规画下可以给自己几年的时间到欧洲试试,即使未能与顶尖车手并驾齐驱也是很珍贵的经验;反之,在缺乏周全的后勤支援下,选择到亚洲的商业车队发展,四处征战亚巡赛也能大幅精进实力。
随着年龄增长,你的体能明显下降吗?
年纪愈大,要靠经验来「扛」比赛,至于胜利,那是来自团队的奉献,还有一些运气吧!自己也不清楚体能是否有明显下降,总之能骑在集团之中就好,但我清楚的是:30多岁的老手在体力上一定拼不过20多岁,年轻力壮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赛后恢复的也快。然而,单车运动不仅是考验个人的体力,另外更重要的还有运动经济性、车队战术、后勤补给、运动科研等层面,我很幸运得到香港队的鼎力协助,让我在30多岁还有杰出表现。
如何调整你的训练计画?
训练课表因人而异,更随着年龄、年度计画、赛事目标而改变训练,但主要是来自于教练知识的精进以及香港运动科研的提升,教练再依我当时的体能及赛事目标进行微幅调整。
你用了哪些科学化的训练器材?
从早期的POLAR心率表到目前使用的SRM功率计,这些都是监控体能的绝佳帮手,特别是在使用功率计之后让我的骑车思惟有了跳跃式的精进,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在训练当中压榨出最大功率输出,在赛事之中如何降低功率以节省体力。
至于SRM的事后功率分析,那就是教练的功课了,这就是所谓的运动科学,或是后勤补给,光靠一个人是做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