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 国际赛事 Connor Fields称霸里约奥运BMX竞速项目!

    Connor Fields称霸里约奥运BMX竞速项目!

    了解赛况之馀 更要让你看懂分秒必争的小轮竞赛

     

    文章作者:游家毓/责任编辑:单车时代Peter

     

    BMX项目种类繁多,有公园赛(Park)、街道赛(Street)、土坡腾跃(Dirt Jump)、半管赛(U型板)、土坡竞速(Racing)、大招赛(Big Air)、平地花式(Freestyle)等,有些时候,你也很难区分,因为很多厉害的选手,他们一台车可以骑两种以上的风格,在台湾,则以公园赛与街道赛两种风格为大宗。

     


    台湾公园与街道两栖的好手郑乔鸿

     

     

    在这麽多项目之中,有一项独一无二的类别,那就是土坡竞速。有别于其他BMX车种,土坡竞速从车架、轮框、前叉、手把等各式各样配件,都跟公路车一样,几乎都是碳纤维,有一定的硬度与强度且非常的轻,但侧向强度就没有一般BMX来的那麽强悍,如果一位选手用Racing车做360度转体,很有可能一落地,就会有断裂的危险,但并不是一定!

     


    全副武装的车手,于台湾铁山脚单车运动村

     

     

    这次要跟大家一起看的,就是2016里约奥运自由车小轮径项目,这是土坡竞速加入奥运的第3年,首届在2008北京奥运登场,当年对BMX来说,也是可喜可贺的一年,毕竟一个项目要列入奥运殿堂,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在讨论这场比赛之前,先跟大家做一下土坡的简短说明,这会让你在短短30秒的赛事裡,更容易看懂每一秒的变化。因为土坡竞速没有办法让你错判情势,任何一秒钟都是输赢关键。

     


     

    土坡竞速(BMX Racing的图解教学)

     

    如下图一(行进方向为由左到右):

     

     

     

    一个土坡我们从中间切成左右两边,分别为起跳面与落地面,再由上而下区分为四个峰面,分别为顶峰、上峰、中峰、下峰。再来根据起跳与落地去分析:

     

    首先,位于起跳面的上峰下端点(图一黑圈处)会是最佳起跳点,提前或太晚都不行。太早起跳会让你的有效距离缩短,这点跟田径跳远一样,若太晚,则很有可能会失控。

     

    再来关于降落的部分,降落得好,可以在一落地就加速,降落得不好,速度会大打折扣。根据图一,有效落地面会在顶峰端点与中锋下端点之间(图一两红圈处),如果可以降落在有效落地面上,选手所受到的震动会是最小,飞跃的曲线也更加平滑。

     

    倘若超过有效落地面才降落,甚至降落在平地,选手可能会因为极大的震动导致脱卡(土坡竞速是BMX项目裡面唯一穿卡踏的项目)。若提前于顶峰降落(图一两绿点间)则无法在一落地就马上加速,且人有可能被弹开。

     

    若因为飞越距离不足,降落在起跳面的任何一个地方,则是阿弥陀佛的降落方法,这是非常危险的落地点,有可能车架断裂、龙头手把断裂,如果选手不会收力的话,断手断脚或者前空翻都有可能。

     

    如下图二(分为1、2、3共三张图说明)

     

     

     

    第1张图为最完美的降落方式,图2选手会降落在顶峰,这会使你瞬间感受到极大震动、减速、蛇咬破胎等,很多选手会降落在这裡都是逼不得已,例如起跳时因为卡位影响速度,他们仍会逼自己至少降落在顶峰,这已经是不得已中最安全的办法。如果降落于起跳面,只能说凶多吉少,若车子没断,人没事,其实你可以开Party庆祝一下。

     

    再提醒大家,根据行进方向,你的起跳面与落地面都会改变哦!

     


     

    接下来你就可以进入2016里约奥运男子决赛的世界裡了!

     

    本届里约奥运自由车小轮径赛事第1名为Connor Fields(美国),第2名Jelle van Gorkom(荷兰),第3名为Carlos Ramirez Yepes(哥伦比亚),以及非常可惜掉到第4名的Nic Long(美国),这些选手在整场约30秒的赛事中,做了非常多的关键抉择,让这30秒高潮迭起。

     


    本届奥运BMX项目前3杰(图中为金牌Connor Fields)

     

     

    本届奥运男子菁英组参赛的32名小轮径选手,历经3天的争斗,在决赛取前8名晋级,开赛的顺位就决定胜负关键70%以上;若这中间没有任何人失误,在第一个土坡过后几乎胜负已定,剩下的30%就考验着每个人的赛道卡位选择、出弯技巧、起跳与落地的顺畅度等。

     

    但这次赛事中,在第一个跳台过后,还看不出有任何人杀出重围,显示每位选手起跑的爆发力不相上下,但在一阵卡位中,第二个跳台的起跳就变得非常关键。也因为有选手开始遭遇卡位的问题,在第二个土坡起跳时,就明显影响了选手们的顺畅度,落地后,来自美国的Nic Long就已明显突围,紧追在后的也是美国队Connor Fields,出弯后更是明显摆脱其他选手,但在准备进入第二个弯道时Nic Long明显配速失当飞过头,降落接近平地,这将会让他瞬间减速,并且需要重新加速。

     


    开赛明显领先的两位美国成员

     


    此图为Nic Long与Connor Fields同时落地差别(翻摄影片)

     

     

    由于整场赛事的节奏没有掌握好,因此Nic Long在出第二个弯,飞了一个土坡之后,马上被队友Connor Fields追过,出弯加速不论在哪一项自行车运动裡,都是需要耗费相当多体力的地方,并在第三个弯道入弯时,被来自荷兰的Jelle van Gorkom选手追上,Jelle van Gorkom也趁势使出卡位又逼车的绝佳技巧,在第三个弯道将Nic Long挤到边疆,这对Nic Long是一大不利;从影片中看来Nic Long如果保持于原来路线,他仍然很有机会夺回他的位置。

     


    开赛仍由美国双人组合维持领先,未料战局丕变

     


    左上角的即为美国队Nic Long,此时第二名身着橘色的为荷兰选手Jelle van Gorkom
    (翻摄影片)

     

     

    但最终Nic Long看似选择了少踩踏半步,让荷兰的Jelle van Gorkom先行通过,再由Jelle van Gorkom的左侧超车,这不到0.1秒的策略判断,都深深影响着土坡赛选手,很可惜的这半步之差已经无法追回,荷兰队选手出弯后一路以第二名之姿,直奔终点。

     

    而Nic Long也在两次的失误中错失良机,先是一开始的节奏抓得太快,导致入弯时没有降落在有效落地面上,以及最后一个弯道判断错误与铜牌擦肩而过,这些判断裡面,对于台湾下坡车以及BMX好手们,他们都可以清楚感受飞越土坡过与不过的快感与痛苦,有时候落地点也许只有5公分之差,地面给予的震动反馈都会差很多。

     


    杀气腾腾的Fields进入终点,可惜队友错失良机拿下第4

     

     

    家毓观点:分析台湾的BMX概况

     

    综观本届奥运,参赛选手几乎都是来自欧美国家,亚洲仅有日本长迫吉拓一位代表。BMX各个项目在亚洲的发展,除了日本之外,仍然不及欧美各国,文化上的差异,也让台湾BMX运动形象较难提升。尤其土坡竞速来说,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近几年透过极限运动协会与全台各地店家、玩家等,举办一些BMX赛事与活动,都是吸引更多人投入BMX运动的大功臣,但都以公园赛、街道赛为主,仍旧没有任何土坡竞速的项目。目前,较适合的场地仅有一座,位于大甲铁山脚单车运动村,是一座复合式的单车乐园。

     


    冬季的铁山脚也吸引韩国选手远赴台湾训练

     

     

    土坡竞速是一项无氧且高爆发力运动,选手在开赛后到结束,短短1分钟的时间内,全神贯注、用尽全力地冲刺,对他们来说,体力与技巧都是极大考验。笔者于报导前也特别询问了自由车好手巫帛宏与廖国龙,在短距离的项目上,选手所需的瞬间爆发力,除了平时骑车训练之外,还需透过重训来达到要求。(深蹲大约需要125kg,半蹲约140kg,才能应付他们所需的目标。)而台湾BMX好手大部分都没有在做重量训练,其实BMX运动对于胸大肌以及核心肌群的使用非常多,在空中如何稳定自己,核心训练扮演重要角色。

     

    若台湾想培育土坡竞速选手,短期内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目前国内明显是有体力的选手没有BMX的飞越技术,有飞越技术的BMX选手都没有体力,台湾下坡车选手体力与技术兼具,想要兼顾两项标准,加以培育、训练会比较容易达标。就现有的环境看来,近1、20年内应该都不会有专业的土坡竞速选手出现。再者,土坡场的维护不易,需要仰赖企业或政府支持,但因应运动人口的关係,还是会建议将经费投入公园与街道等场地,使用人口也相对较多。

     


    夺金一刻,里约奥运现场的美国车迷陷入疯狂

     


    南美洲哥伦比亚代表
    Jelle van Gorkom(右一)支持者众多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