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骑行西藏 藏行「瓦达」遇同乡 不亦乐乎

    藏行「瓦达」遇同乡 不亦乐乎

    然乌湖的美景值得期待

     

     

    第19天 72拐摔飞车,怒江尘飞扬 (下)

     
    这是我第一次在川藏线上摔车,不料摔得这么壮观,可竟也没有一处擦伤;拂去灰尘,重拾单车,我又继续上路了;有过这次摔车的教训,之后的下坡路,我都很谨慎把单车时速控制在20公里以内。
     
    17公里的长坡总算是在惊险迂回中安全骑过了,而海拔也骤降了近一千米!在高原,这么高的海拔落差,势必能见到两个世界—在坡顶是一片贫瘠荒凉的黄土山坡,而随着海拔下降,在坡底则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绿色乡村景象。
     
    有时候是绿油油的青稞稻田,有时候是整片泛黄的油菜花,满脸皱纹的老人坐在路边顺时针摇着经筒,满脸黝黑的小朋友冲着我们一脸天真的笑容,田间劳作的人那亲切的招呼声—扎西德勒、石头篱笆、烂路牛羊、冉冉炊烟,无不感动这在路上的我,很难想像,今天一整天都还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骑行。
     
    下到坡底便遇见青翠的青稞田,黄色的油菜花显得格外显眼
     
    坡底的山村全景
     
    村庄近处全景
     
     
    过了村庄,下到坡底,坡底尽头有一江,曰怒江;太阳晒得有点发晕,此时已经饥肠辘辘了,我是到点就饿的人,掐表一看,果然已经过了正午,于是唤了大家停下来吃午餐。
     
    「你联系好你老师了吗?还要不要必须赶回去考试?」一闲坐下,我们就问小丑。
     
    「老师又短信我了,必须要回去。」小丑很无奈。
     
    「那只能看看下次找机会再来把这遗憾补上了。」还是这样的安慰。
     
    「我估计也是和你一样,到时候可能一起先搭车去拉萨,我老板也在催我了。」石头猛不盯地丢出这句,让大家有些惊叹,可能过不久,我们就只剩下三人骑行了;想到此,不免有些伤感,毕竟是同甘共苦,一起骑行的战友。
     
    「吃完赶紧赶路吧。」
    路边休息补充体力,就剩下我们四个了。远处的那座桥就是著名的怒江大桥
     
    骑行在狰狞裸露的岩石边,会是另一番心境
     
     
    骑了十几分钟,遇到了个废弃的道班,看着眼熟,我不禁喊道:「这不就是网上游记上写着的,有很多“地雷” 的道班吗?」这个有着两层平房的道班,在川藏线的骑行圈子里,也算是排得上名号的一个了,它靠近横跨怒江的怒江大桥,是唯一一处可以遮阳蔽日的地儿,很多骑友都会选择在此地休整,甚至有人还在此扎营。
     
    道班墙上满是众骑友的留言涂鸦,当然有些人会在此留下不雅物,一不小心便踩地雷了;我们路过此地,此道班正在被竹架子围住,像是在装修,我们没过多停留,直奔怒江大桥而去。
     
    走近了怒江大桥才知道其气势之磅礴!两面狰狞裸露的岩壁上,陡然横跨着一座石拱桥,这座拱桥像极了赵州桥—这是我很深刻的第一印象。
     
    桥的两头分别有武警持枪把守,而且严禁拍照,幸亏我在很远处就用长焦拍下了怒江大桥,因为没有317国道没有其他的路可以到西藏的了,而且这荒山野岭之间,确实无法迅速搭起一座临时桥梁。
     
    要是发生战争,这里必是敌我必争的要塞,占据此处,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桥头武警站岗边还很贴心地建了个便民亭,提供开水和药品;我看了看我的水壶,水快见底了,便加了满满一壶水,为了表示谢意,临走时还冲武警同志敬了个礼。
     
    滔滔怒江水
     
     
    横跨了怒江大桥,便是又跨过了一条大江,怒江大桥的另一头,依然山岩毕露,而且气势更猛;脚下的江水也如其名,发黄浑浊,怒不可​​遏,奔腾执拗。
     
    「快看那座桥!」骑在前面的石头,突然指着不远处一座横跨在怒江两边的木板桥,这也许是以前横跨怒江的过路桥吧?
     
    「停下来吧,去看看。」大家都很想去感受一下。
     
    这座木板桥是由几根粗钢丝连接岩壁两段后架设而成的,桥面是用铺设着木板,有的木板已经破裂,站上去,摇摇​​晃晃的,听着桥下的浑浊怒涛,有恐高症的绝对会被吓到腿软。
     
    这么惊险的木板桥,谋杀了我们不少内存;此时路过一车自驾游的旅客,见我们骑行去西藏,便下车和我们聊天,对这样的搭讪,我们已经不奇怪也不新鲜了,还是简单对答几句便匆匆上路了,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太高傲了呢?还是赶路要紧吧,走夜路可不安全。
     
    站在木板桥上,晃得厉害,还真有些心惊胆颤的
     
    在破了的木板上摆拍,更是得小心翼翼
     
     
    路越往前,海拔越低,路也随着转向怒江的另一条支流了,江水却由原来的浑浊黄水,慢慢变得干净透绿;逆流而上,碧绿奔腾的江水,和千疮百孔的贫瘠山野形成的巨大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而此时的路面也由原来的柏油路变为痛苦的搓板路,大部分路段正在修柏油路,峰回路转后,紧挨着路面的山体也露出造山运动所挤压出的鹅卵石,甚至是贝壳,但是岩石表面却更加犀利,也经常有坠石滑落。
     
    行进在路上,三​​三两两的路班工人或临时藏民工人散落在临时工地上,轰隆作响的机器声,漫天飞扬的灰尘令人觉得有些烦躁,而这段令人作呕的搓衣板路竟然连绵了12公里,颠得又累又困。
     
    造山运动使峭壁上露出的千万年前海底的鹅卵石,经过雨水冲刷,这些石头很容易就掉下来。
     
    站在木板桥上看怒江
     
     
    「前面就快到达瓦达村了,马上就有柏油路走了。」我看了看路书上的记载。
     
    「才两点半,肚子竟然饿了,看看前面村庄有什么可以吃的?」大伙儿异口同声,八成是被石板路颠饿了。
     
    「今晚要赶到八宿,加快速度啊,同志们!」相互鼓舞士气总是倍感温馨。
     
    还没到瓦达村,就上了平坦的柏油路了,骑了长距离的搓板路,身体已被颠得七荤八素的,见到柏油路那简直就是见到亲人呐。
     
    倒是这路又开始上坡了,下了超级大坡后,再爬坡那是好痛苦的,膝盖早都凉了,再热起来很难受;更气人的是,竟然撞上了逆风!刚骑了一段上坡路,就歇菜(编按:没戏、没办法)了,膝盖死活用不上劲儿。
     
    「看,前面坐着一堆人,那些都是骑车的。」和我骑在一起的石头,指着前面的瓦达村,在路边休息的骑友。他们有的端着碗面,有的吮着冰棒。
     
    「我饿了,我也要吃泡面!」我的胃又不争气了,但憧憬着那碗泡面却让我卯足了劲儿,奔到了大家围着的小卖部;那个小​​卖部是个破烂的小平房,旁边一个很起眼的招牌赫然写着:小卖部,无所不有。
     
    这样的措辞,在这前后都半百公里都没有小店的贫瘠山野村庄里,确实是很抢眼,尤其对过路的游客,更是补给的一处选择,尽管这地方实在够破。
     
    小卖部靠近路面的墙壁下,坐着一排藏民,他们似乎对骑客不感到奇怪了,有一个未成年的男孩特别引人醒目,他面部黝黑皲裂,手上娴熟地夹着烟,嘴里非常老练地吞云吐雾,行为举止看上去像极了个涉世很深的大人,在和一旁的大人们比划我们。
     
    而大人们似乎很愿意围在他身边,以他为中心说事儿,看上去,感觉就是从小就不读书,村子里小混混那种,有些悲哀;不管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对这荒凉之地,这小小平房的小卖部里卖的东西,还真是“无所不有”;后来发现这毫不起眼的小卖部竟然也有冰棍卖,我们毫不犹豫地嚼了一根,冰凉爽口的感觉,让累得气喘吁吁的骑士们,瞬间像喝了红牛似的,直呼给力!
     
    我们饥肠辘辘地吞着面条,牧人赶着一群牦牛,走了过来,有个骑友的红色驼包引起一只牦牛的注意,后蹄踩蹬了几下,奔向那个红色驼包,用牛角使劲顶着,一下子把那骑友吓坏了,又不敢靠近驱赶牦牛,只好很无奈地看着。
     
    那牧人也赶忙跑来将此蛮牛拉开,幸好驼包没有被顶坏,只是轻微破了;我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幕,拍下了瞬间的镜头,这快乐的一幕,使原本疲惫不堪的骑友们,又振奋起精神了,吃完继续上路!
     
    “无所不有” 小卖部
     
    肚子饿在路边吃泡面,也是狼吞虎咽
     
    过了瓦达村,又过了拉根乡,一直到八宿,足有30多公里,都是上上下下的缓坡,但整体海拔在拔高;虽然是逆风骑行,但由于海拔还不算太高,所以天空很蓝、风景很美,一路上又都能常常见到我喜欢的青稞田,听着歌儿,我的心醉了。
     
    时好时坏的路况,一路上被颠的七荤八素的
     
     
    接近八点,我们才赶到了八宿县,八宿位于一座名为多拉神山的山脚下,但是不是我们要翻越的山;八宿县是个较大的县城,网吧、邮局、银行、饭店、宾馆,一应俱全。
     
    其实今天的运动量还算是蛮大的,特别是最后几小时,虽然是平坡,但平坡也骑久了,天色渐暗,难免心浮气躁,而且又有两位骑友即将退出骑行,心里总是有些不舍。
     
    路边拥簇在一起休息聊天喝茶的藏族劳动人民
     
    又是上坡路。缓坡
     
    小丑即将离开队伍,同他合影
     
     
    干瘪的山脊上,藏塔很夺目
     
     
    到了八宿,我们在一个叫青年旅客之家的客栈住下了,收拾了会儿便去吃饭了;在八宿的小饭店里又看到了高于高压锅,看了高压锅的标签,竟然是1993年制造的!
     
    以前制造的东西质量就是好,不像现在很多商品,为了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导致经常出现使用安全事故!而眼前的这个小饭馆天天在用,用了近20年了还没坏。
     
    用了近 20年高原压力锅依然不坏
     
     
    住宿的地方并不是很好,在一个6人的通铺,墙上也满满地画遍涂鸦,好在这个旅店虽然简陋,但也有热水冲澡,也有洗衣机,不过听说要争着去洗澡,不然很快就没有热水,小麦洗完了也帮我霸着浴室让我先进去洗。
     
    现在洗头、洗澡、洗衣裤全都一块香皂搞定,虽然没那么舒服,但也方便;洗完澡后,我们几个人把好几天的衣服都放在洗衣机一起洗,洗衣机一放水还真把我吓一跳了,水竟然是黄色的,明显是从山上直接引下来的,没有经过过滤程序。
     
    于是只好先把水接在大桶里,沉淀后才放进洗衣机里,所以一桶衣服本来半小时便可搞定,我们却花了快2小时,比自己动手洗还慢。
     
    在等待洗衣服的时候,差不多晚上9点多。一徒步的背包客风尘仆仆地赶来住店,看上去很累,却也精神抖擞,一问原来他是从成都徒步要去拉萨的;这川藏线的牛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牛啊!搞得我们这些骑单车的都相形见绌了,听他说还要去墨脱(编按: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底下所属的一个县)徒步,真是服了这位牛人了,希望他也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
     
    晚上休息时,我拿出了笔记本,做了会儿工作,又备份了照片,然后又一次累趴了;突然两个女孩冲进房间大声问道:「你们这有广东的骑单车的? 」
     
    开口问的那个女孩叫Pepe,来自广州,一路搭顺风车去西藏旅行,所以在路上碰到老乡自然很亲切;我们五人有四人是广东的,她更是兴奋,讲了她一路的搭车经历,也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另一种旅行方式的快乐,明天也即将到达人间仙境—然乌,和我们同一个目的地,当然她还是搭车去的。
     
    客栈墙上的涂鸦
     
    「今天确实是蛮累的了,明天怎么计划?」晚上洗完澡,我们开始卧谈会了。
     
    「明天我们搭车,想在然乌湖休整,也可能越过然乌直奔八一镇。」石头和小丑决定搭伙同行,尽快抵达拉萨。
     
    「然乌湖很漂亮,有时间还是多待一天吧,那可是人间仙境,摄影天堂啊。」和尚不慌不忙地建议着。
     
    「是啊,今天累的够呛,我们三个就在然乌湖多休整一天吧。」他俩先搭车走后,就剩下我、小麦和和尚了。
     
    「好,就这么定了,但愿天空作美,别再霾了。」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