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评测 新一代的巡航王者BLKTEC C1D全能轮组开箱

    新一代的巡航王者BLKTEC C1D全能轮组开箱

    轮组,对于许多车友来说是是升级的最优先选项。一般来说刚入手单车时,多半会先使用成车配置的轮组,然而随著骑乘的时间一久,便会开始嚮往“升级”这档事,接著开始踏入这条不归路。而最终目标不外乎轻量化与空力效能的优化,要更换车架难度较高,而轮组相对来说是CP值较高的选项。这也是为什麽许多前辈会告诫新人,没有什麽是换轮组无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换一组新的。

    身为一个热爱单车的成年人 家裡有好几个轮组也在正常不过

    当然根据骑乘的类型不同所适合的轮组也大不相同。举例来说,当你要参加西进武岭、KOM等长爬坡赛事,首选就会是具备轻量的低框爬坡轮;假若今天要参与铁人三项或是北高双塔,那麽高框板轮就会是较佳的选择。但随著碳纤科技的日新月异,不少板高介于30至40的轮组不仅拥有优异的重量,同时拥有板轮的空力与刚性,既能爬坡又能巡航衝刺,“全能”即成为他的专有名词。像是CADEX 50、ZIPP 353NSW、BLACK INC 45等皆是,更是在World Tour的赛场上成为选手们的新宠儿,甚至是登山站也能看到全能轮组的身影。

    具备轻量化与高刚性的全能轮组如今已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而在去年台北自行车展有这麽一个轮组特别吸睛,来自BLKTEC的新全能轮组C1D。先别说实际骑乘起来如何,光是那宛如六芒星的辐条就足够吸引人,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将它装上车,实际上路感受那那独特编织法所带来的全新骑乘体验。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有机会能体验这款轮组,好一阵子都带著他骑遍中部各地的路线,也发现了C1D不少不为人知的特色。现在就一起来好好的发掘这造型特异轮组的奥秘之处。

    看到这个独特的造型就知道,这款轮组肯定有什麽不为人知的黑科技

    仿赛辐条编织法

    C1D这款轮组,首先肯定会被那如同六芒星的独特造型给吸引住。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样的设计灵感来自于F1赛车,在那分秒必争领域裡头,每一处空气阻力都必须精打细算,轮框的造型对于空力的优化有著必然性的影响力。BLKTEC将这份概念延伸至单车中,并结合优异的碳纤制成,为轮组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这样的一体式设计让接近花鼓处福条不会弯曲,因此能带来更好的惯性与刚性,把每一次的踩踏都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在长途巡航或是短程衝刺就格外合适。

    由F1赛车延伸而成的一体式外型,让每一次踩踏都能完美的转成前进的动力

    完美的下坡稳定度

    一体式的造型除了在巡航时能有极佳的表现外,在高速下坡时也有著惊人的表现,那稳定度是无法比拟的。虽说在台湾大部分的人还是比较偏好登山赛,但翻开今年的行事曆,不难发现增加了不少公路赛与绕圈赛,甚至有丘陵绕圈赛的出现。在这样的赛事裡头,因为坡度较缓重量优势较少,但假若能在下坡时拉开距离就有机会站上凸台。而轮组的平衡性深深的影响著下坡的灵敏度与稳定度,无弯曲的设计在面对急弯时,能给予车手即时的回馈,顺畅的进入弯道;出弯时,踩踏的力量即时转换成为前进的动力,瞬间就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进攻战术。

    实际骑乘心得

    既然C1D为全能型轮组那麽免不其然的要将他带到各式的路线上进行实测。丘陵、短坡衝刺乃至于长距离巡航等皆测试过一轮,不得不说在惯性上真的非常有感,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尤其在短坡衝刺时,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力量的传导,却没有高框板轮的重拖感,在在的证明C1D能成为突破极限时的最佳伙伴。

    但也因为C1D的重量相对较重,纵使他拥有高刚性,当进行长爬坡时,没有一定的腿力就容易成为一个负担。因此,假若要挑战KOM、塔塔加等赛事就不怎麽适合,那如果要参加北高双塔或是绕圈赛,那麽C1D绝对是那个正解。

    带这款六芒星的轮组到紫南宫祈福,希望他能带著我在今年的赛事有更高的突破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