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车旅澳体验记行(二):迷你争先赛
突破自我
(本文作者为廖歆迪投稿,单车时代编辑刊登)
翘了一个礼拜的课,这回周五学校课程结束,直接骑八公里到车场去。结果想不到离开墨尔本市中心(墨尔本大学Parkville校区)没多远,郊区的道路照明就烂得跟什么一样,迷了几次路,等到了车场大家滚筒已经骑完开始准备做一百公尺冲刺了。
Carl说:你迟到了! Liao!
本日课表安排如下:
15分钟滚筒热身(82”)
一趟配对慢速滚行的“power jump” (82”)
一趟配对200公尺power jump,采坐姿加速(RG-4)
一趟配对200公尺power jump,坐姿加速(RG)
一趟配对375公尺power jump,抽车加速(RG+4)
一趟配对500公尺power jump,抽车加速(RG+8)
三回合的「1.5」(82”)
记得我上次写热身齿和比赛齿吗?其实那是比较笼统的写法,其实鬼佬们喜欢用“gear inches” 这种标法。简单说就是踏板转一圈车身会前进多少英吋的距离,中文可能翻作传动比或传动距会比较贴切。
比方说上面82” 就是统一用八十二吋的传动比热身,RG则代表你习惯用的比赛齿(因人而异,教练不强制),而RG+4则代表比你习惯的比赛齿再加高四吋等等,依此类推。然后为了这个还要一张很麻烦的表,来告诉你大盘几齿配后面几齿会给你什么样的传动距。
回顾上篇:初尝冲刺训练
不过这样的好处就是训练的「负荷剂量」可以数据化,而量化观察纪录原本就是科学化很重要的一步。以前我自己练都不讲究乱配,当然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装备有限(50, 46, 15, 14就这四片);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国内的县队教练们在带选手其实也跟澳洲佬差不多一样讲究,每趟练完下来休息总是都在更换齿比。只是我没有机会在国内参加专业的训练,不知道换法是否一样。
挂在吊架上准备换齿的黑神驹©廖歆迪
今天因为迟到了,冲两百的分组已经分好,所以我就自动并到两个高中小毛头、其中一个白人名字叫做“Lokey” ,另外一个亚裔黄皮肤黑头发小鬼!这俩小毛头真是天生的飞贼,绕场时也不管速度多低、就硬是骑在两三层楼高的跑道最顶端,我...人家我还没有准备好嘛!心里一直想着上次溜滑梯的场景,速度一直忽快忽慢、双臂僵硬得像石头一样,总共有四五次真的以为自己要飞了!开始冲的时候已经两腿发软完全反应不过来,就这么稀哩呼噜结束了莫名其妙的第一趟。
今天人多一点,冲刺组的每趟训练间还穿插耐力组的训练...不过今天的耐力组只有老人和小孩... ©廖歆迪
接下来的两趟200公尺我都用50/14下去跑,大概给我的传动比为92” 吋左右!上次Carl说这个配置当比赛齿真是“perfect”,不过他的观念比较属于较敢用重齿的新流派,老派的像加拿大的前世界冠军Gordon Singleton(当年跟鼎鼎大名的中野浩一是老对手)、或者前阵子来台开办青年训练营的日本修善寺教练们可能会摇头说NO NO。
这回的配对是Carl和我还有叫做Dino的老兄(就是上次用Scatto手把跟我搭配的那位),第一趟的顺序是Carl, 我和Dino,第二趟则换成Dino, Carl和我。
第一趟开始前Carl说我应该会超过他,记得超车时要稳一点,他不想摔车!然后记得冲线时要推车把,但是不准翘孤轮,除非你在跑世界杯竞轮决赛、而且绰号叫做马来西亚口袋火箭。
这两趟追得蛮过瘾的,但是第一趟超过Carl之后推车冲线、完了往上面很豪迈地一撇,事后被Carl小念了一下,说除非你很确定自己是这组的最后一个人,否则每趟冲完不要撇车减速,以免后面的人也刚好正在超越你结果撞成一团。第二趟就冲得更爽,因为Dino负责跑第一个,所以冲线时刚好Carl抓过Dino、我又同时抓过Carl,三个人一排推车冲线!
又下来换齿,场内在打不知道是叫做滚球还杀咪球...某种老人运动©廖歆迪
这次Carl又叫我换齿我已经没得搞了,于是他叫我去跟Dino借一片13T来用用。结果装了上去查表,怪怪咙滴咚,传动比直接从92跳到103点多!连Carl也吓一跳,跟Dino讲说嘿老兄,你给这小廖意外装了个霹雳无敌齿的说! Dino则说没差啦,反正他体重那么轻,我在想这是什么逻辑?体重轻就是没肌肉,没肌肉哪来的力量踩这个齿啊?
这次的375加速要站起来踩,共骑一圈半,而且要想办法维持到你感觉转速刚好之后再多转它个十公尺才坐回座垫上。不过我的齿实在是太重了,感觉像是在骑公路车冲终点、几乎全程抽车到尾,在弯道里身体都快被强大的G力压垮了。冲完临时又加了一趟,由我领骑;虽然感觉没被追过、过但从冲线后Carl通过我的速度来看,他尾流一定抓得恰到好处。
冲完又下来换齿,我则反正已经换上了怪兽齿比就不管了,结果Dino自己一换来个104点多,比我还重! (这是齿片跳楼大拍卖吗?)
再来的这趟课表是五百公尺动态起跑,也就是足足冲完两圈,顺序为Carl、我然后Dino殿后,前后车距加大到十公尺。
上场之后通过前直道Carl跳起来狂催,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跟他拼啦~!进入后直道已经开始超越,在第四转角里面压回快车道,还有一圈要ㄍ一ㄥ!夹着高速的余威拼命抡动双腿,到最后半圈已经呈现轻微的拖死狗症状,冲线推车、乱七八糟,不过还是蛮高兴Carl教练被我开掉了七、八公尺!下来换齿前坐在椅子上干呕了两声。
好啦,最硬的结束啦、换回82”开始缓和吧!可是我怎么觉得没那么简单?果然我是憨人,课表上的1.5原来意思是两两做一圈半的争先赛。
前两场我碰到一个叫做Mark的五六十岁老头、刚刚在耐力组里面练习,结果出了几个惊险画面。赢得当然是颇轻松的,不过由于我第一场内线超车发生擦碰,搞得刚刚带耐力组的年轻教练很紧张,而我和Mark则一直想弄清楚第一场是不是有违规?我说大概有、Mark认为应该没有,不过Carl则是一点也不关心,就当两个新手玩玩而已。
第三场我碰上高中死小鬼Lokey,他技术比我好又很贼,明明先出发就硬是要把竿位让给我。我看他跟我跟得很近,就知道这小子想来个最后一秒喷出来超车,刚好是我最喜欢的战术!于是还没出第四转角我就忽然加速拔腿飞奔,希望能够hold到最后!最后一圈在后直道上回头看,Lokey还差四个车身左右,于是我偷偷放掉一点希望在出第四转角时还能再加一把;结果这是个错误,我出弯时想再加速忽然两腿气力尽失,Lokey就把我给辗了过去!
亮灯准备回家 ©廖歆迪
这三场真是玩得开心极了,临走道再见时Carl问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说你今天开心吧!有学到什么吗?
我想了想说,有吧!你看我刚刚第三场故意试了一个极笨的战术,笨到常人都晓得这种事不应该会成功,但我想看看有没有可能好狗运让我给蒙到! Carl回答:很好啊!只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还不够,探求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以后才有可能达成更多!
离开你自己的舒适圈!想投入单车这项竞技运动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