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组升级首选,碳纤维辐条真的有这么神?
钢丝辐条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吗?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当你投入单车骑行一段时间后,总会莫名地得上一种叫做“换换病”的不治之症。看着自己的车,再看看其他人的车,心想着:“我这车肯定有问题,是时候升级装备了”,于是便陷入了这个深坑。而这样的循环不断上演,直到某天你突然回头才发现钱包不知为何瘪了很多,但心灵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真是的,这些酷炫的东西一直不断推陈出新,我的换换病感觉要治不好了。
正所谓“钱没有不见,只是变成你爱的样子”。从车架、轮组到人身部件、碟盘、内外胎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几乎都可以进行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对性能的追求,许多跨领域的技术也被频繁运用。例如近年来在赛场上盛行的“胎压检测器”和“碳纤维辐条”就是如此,可以说是运动科学的最佳体现。
无数跨领域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单车技术的创新发展,真的是不给钱包机会。
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碳纤维辐条,如今已有不少轮组品牌开始大量使用这项技术,2024和2025年的新品也多以碳纤维辐条取代传统的钢丝辐条。然而,也有不少人坚信钢丝辐条仍然是轮组的唯一真理,到底哪个更好似乎没有绝对的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解析这项困扰车友们已久的议题,聊聊这两者不为人知的差异性。
钢丝辐条 V.S. 碳纤维辐条究竟哪个更好呢?
重量上的抉择
在这个追求轻量化的时代,能减轻一点重量都是值得的,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碳框轮组本身的重量远低于铝制轮框,但这似乎已经无法满足车友们对极致轻量化的渴望,碳纤维辐条因此应运而生。目前数据显示,一根碳纤维辐条的重量最轻可达2.3克,相比于大家熟悉的Sapim CX-Ray少了一倍之多,同样的数量下,整体轮组的减重将非常显著。
碳纤维辐条的主要特性就是轻量化,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许多轮组,即使是50、58这种高框依旧能维持低于1300克的重量。像CADEX Max 40、BLACKINC 48/58、Hyper D45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也打破了过去认为无法兼顾的空气动力学与轻量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车友们升级的首选之一。
刚性与吸震力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碳纤维辐条在刚推出时虽然有不错的抗拉力,但在刚性上还是略逊于钢丝辐条,尤其在瞬间加速或抽车时更为明显。不过,随着制造技术的提升,通过编织方式的调整,碳纤维辐条也能具备不输于钢丝辐条的正向和侧向刚性。此外,碳纤维辐条具有极佳的吸震力,加上编织方式的改进,能有效吸收地面的细微震动,提供更佳的骑行体验。
虽然单根碳纤维辐条的刚性较弱于钢丝辐条,但通过编织法可以完全克服这个问题。
增加AERO
随着这些年选手对速度的追求,几乎单车上的每一处零件都要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标准,哪怕能减少0.01瓦也在所不惜。而轮组作为行进中迎风面积最大的配件,许多品牌都投入了空力优化。CADEX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下的CADEX 36、MAX40甚至50 Ultra等都全面采用碳纤维辐条,所采用的辐条更不是常见的圆柱型,而是有如刀片般的外形。
官方数据显示,刀型碳纤维辐条在空气动力学效果上远超传统钢丝辐条,关键在于其剃刀般的造型能有效切开风阻。虽然在爬坡时效果不明显,但在高速巡航或丘陵路段表现优异。
维修保养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看来,碳纤维辐条确实是轮组升级的最佳选择,但真的没有任何缺点吗?其实并非如此,碳纤维辐条最大的困扰在于维修和保养的成本。一般来说,钢丝辐条在大部分店家都可以进行校正和更换,而碳纤维辐条因其生产工艺较为精密,除非购买轮组时有附赠备用辐条,否则遇到外力撞击断裂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较为困难。此外,碳纤维辐条的编织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并不适用传统轮组的维修方式,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送回原厂或指定店家进行调整维修。
总结
虽然碳纤维辐条的维修成本较高,但近年来价格已经有所下降,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物美价廉的碳纤维轮组。例如,Hyper D45 1300克左右的中高框碳纤维轮组,只需不到4万元便可入手。可以说,现在轮组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未来是否会全面碳纤维辐条化呢?这还需要时间,毕竟技术尚不成熟,但离这个目标应该不远,也许有一天它会像碟刹一样成为标配。
4万元不到就能入手具备优异性能与重量的碳纤维轮组,你说,这难道不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