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情 穿越百年的古道相遇
探秘黔东南 游记(二) 侗族村寨里的神奇经历,我们把单车第一次骑上了百年古道
上期精彩回顾:山里的日子 我从云中走来
到达从江县城的这天晚上,当地的车友老易带着饥肠辘辘的五人吃了酸汤鱼。这是黔东南地区特有的美食之一,开胃健脾,十分可口。
当天晚上住在贯洞镇——从江县城出去约40公里的一个小镇,而这个地方,也成为我们接下来两天旅程的“根据地”。
小小的贯洞镇,据说得名于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山洞
赶上赶集的好时候,总是能发现各种新奇的土产
头一天还阴雨绵绵的天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起来,竟然天空放晴!大家不住感慨老天爷帮忙,早餐后,乘着好天气,赶紧往山上奔去。老易是此地在建工程的驻勤人员,常年在乡下跑,对于哪里有路,哪里适合骑车,十分了解。
早餐吃得饱饱,准备出发!
三公里泥泞的、建设中的通村公路后,糟糕的行驶环境不见了,山顶是松林,是在柔软的泥土上踩踏出的行走 便道,远处,对面的山坡上,隐隐可见散落开来的村寨和梯田的轮廓。
眼前,杂草丛生中,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顺着山脊向山脚跑去……
路上遇到下司幼犬,别看长得不怎么样,它可是打猎时的好帮手!
无需多言,小丁已经顺着小路踩上单车冲了下去,刘应也不甘落后,跟着小丁的背影去了。
我们几个扛着锄头、铲子,慢悠悠地走在旁边。
可是没多远,却看见两人停了下来,原来,他们是讨论怎样在这条路上修飞包、弯道!
果然是参赛经验丰富的技术型车手!我们带上的工具很快开始发挥作用。
速降车手,往往也是修路的好手,因为更懂得怎样修才更适合单车骑行
一阵忙碌后,利用土堆修筑的小小飞台整理出来,成了两人测试单车、交流技术的地方。
小丁常年生活在广东沿海,平时的训练地都是和朋友们一点一滴修筑起来的,甚至还有过在高架桥下修飞包和弯道的经历,所以对这样的飞台,完全不在话下。
刘应具有非常扎实的城市越野基础,最高纪录是从24级楼梯上飞下,没想到这一年来少上山,反而不太习惯山地环境,眼看着稳稳地落地,脚却要习惯性地往地面踩,哪知那草丛原本是架空的,几次连人带车踩空,落进没过脑袋的杂草里,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玩够了飞台,接着就着小路的地形,众人动手修起了简易弯墙,和飞台一样,大家反复在这条路上测试、练习,全然忘记了中午已临近。
直到驻地的食堂打来电话,我们才匆匆收拾装备,准备下山。
两位车手依旧骑车而下。刚刚经历过连续阴雨天气的从江,山间的小路已经被雨雾浸透,表面一层像洒了桐油一般湿滑难耐,连经受了黏土夹石和湿滑乱石路面考验的2.35大齿轮胎都有些吃不住,好在两人技术不错,一路走走停停,安全下到山脚。
下过雨的泥泞道路依然湿滑,我们的皮卡也需要大家助力
吃完饭,休憩片刻,又立马来了精神,依旧沿着上午的路途进山,可是这次没有上到山顶。半山上的一座少数民族村寨,成了我们的目标。
大山深处有人家
巴西、智利的城市速降赛闻名世界,那些在贫民窟的水泥路上开辟的赛道,令人眼花缭乱,成为城市中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这里没有那么多的钢筋水泥,有的只是依循山势而建、木房石瓦——村寨速降,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村里的小孩子正骑着自己的小单车在水泥路上飞奔,看到两个外星人般酷酷的大哥哥,顿时兴奋起来,可是乡下小孩子很少和外人接触,好奇而害羞地尾随我们进了村。
村子里遍布这样狭窄的楼梯和斜坡,正是我们想要的环境
即刻就有热心的村民上来打听——村子里从来没见过这“模样怪异”的单车、这带着大头盔和奇怪眼镜打扮。
听说我们是要在村子里找一条能从寨子最高处、一口气冲到村寨最下方马路的这样一条小道,几位村民摆摆手道:“那简单得很!”随即用侗语招呼几个村童,带着我们沿着村子里迷宫般弯弯曲曲的小路,向着寨子最上面走去。
最高处是学校的操场,同时也是村委所在地,旁边的一块石碑上,清晰地刻着几个大字:“潘金滚古道”。沿着石碑旁边,一条石板阶梯像蚯蚓一样延伸下去。
再理想不过的道路!
听说有人要骑着单车从古道上冲下去,村里顿时热闹起来,大人小孩都跑来围观,胆子大些的小孩,早早地占据了最佳观看点,害羞的少女从古道上方的木屋窗户里,伸出一个脑袋来,热心的男人们,纷纷指点这条道路是如何延伸到寨子脚的……
短暂地准备后,气氛一时间紧张而兴奋起来:在这个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侗族村寨里,还从来没有人骑单车从上面下来过——只有行人和牲口!
小丁和刘应,是这几百年来,第一次把单车带上这条古老道路的车手。
独特的“第一次“,让人难以忘记。车轮下是刻划着岁月痕迹的石板道,头顶上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干栏式吊脚楼
屏气、凝神、走在前面的小丁突然眼光凝聚,将脚踏猛踩下去,跟在后面的喜德盛顺势跟了下去……
伴随着小孩子们的掌声和崇拜的眼神,冲下去、扛上操场,两人反反复复地在这条路上测试着。聚集的村民越来越多,人们的欢呼也更加热烈!
就连扛车,小孩子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得到理想的数据和照片后,两人已累得呼呼喘气,可是村民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给我们村里的小孩子表演一下吧!”有村民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呼应。
年轻的刘应这会儿的状态爆棚,赚够了“粉丝”
年轻的刘应,是个观众越多、越容易进入状态的车手,看到自己突然有了这么多“粉丝”,兴奋异常,赶忙找后勤要来一瓶矿泉水,放在地上,用AM山地车绕着水瓶子玩起了攀爬动作。
小丁也加入其中,孩子们的掌声前所未有地激烈起来,眼看着夕阳西下,热情的村民们迎上前来,要请我们今晚留在寨子里住下,喝个不醉不归!
两人的表演引来村民围观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米酒是出了名的甘冽,后劲也大,村民们喝酒的豪放,是以盆而计的。想到未来两天还有工作要完成,尽管我们心里千万个想喝上一口这难得的地道米酒,还是得依依不舍地把谢绝的话挤出牙缝。
小孩子们追着单车跑向村口
看看大哥哥们的单车,和我们的有啥不一样?
要走啦!舍不得这淳朴的潘金滚侗寨,孩子们同样留恋两位亲切又帅气、还会骑车的大哥哥,在村口,推上自己的小单车,和哥哥们的单车来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吧!
也许,有了这次外面世界带来的精彩,未来的速降世界冠军,就从这张合影中走出来了呢?
能把山地车文化带到这大山深处,能见识到苗乡侗寨的别样风情,对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荣幸!
再见,潘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