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人物特写 极限车手的下半场:台湾车手Dino

    极限车手的下半场:台湾车手Dino

    后运动员时期,下场后继续发光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程,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这句歌词用来形容林宏儒再合适不过,历经曲折,最终,还是站在了单车的舞台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故事:

    
       剽悍的玩法凶猛如龙,为他带来“恐龙”的绰号,经过时间的淬炼,年少轻狂的恐龙磨去犄角,蜕变成车界的龙哥,他是台湾资深极限运动玩家:林宏儒。(以下称:Dino

    © Dino

       工地主任回锅,展露职业身手

       从国小6年级开始骑上BMX,就对极限单车深深着迷,即便与廖武雄、郑邦中闯出名号,披着知名选手的光环,国内的佼佼者,还是得迁就生活,进入营造业的Dino,工地主任一做就是10年的时间。

       直到30岁那年,知名极限单车品牌Haro有意经营,开启了Dino 365天的圆梦之旅,让他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品牌旗下的职业车手,除了登台演出的邀约络绎不绝,能迅速炒热气氛的极限单车,更是电视节目上演出的常客。

    离开赛场近10年,那段时间,Dino还是时时在关注自行车新闻 © Dino

    Haro赞助后,除了有稳定的生活,Dino在心中对自己多了一份肯定 ©Dino

       兴趣真能结合工作?

       登上职业舞台,30岁的Dino暂时抛下营造业的工作,出来开车店自立门户;与我们的想象不同,即便是职业选手出身,但那时的他,甚至连变速系统都不熟悉。五花八门的品项,让Dino只得回归新鲜人的态度,一项一项的摸索,就算只是大卖场的通勤车,也要把变速调教得淋漓尽致。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个性,在车店里没日没夜埋头苦练,好不容易积累了一身本领,却又因为不熟悉市场的风向,执着专营BMX,短短几年内,一口气惨赔3百万元,积累的财富回到原点,让他对自行车产业有了深刻的体会。

    Dino当年的自行车店 © Dino

    注意到了吗?店里清一色都是BMX © Dino

    拥有骑乘的专业,不等于具备立即融入产业的能力 © Dino

       后选手时期,退役了,然后呢?

       离开一手创立的车店,Dino凭着一身本领,先是在RST休闲概念馆担任店长一职,而后晋升为东欧自行车品牌Author的经理;从身经百战的选手,转向品牌概念的经营,以不同的角度切入,他的态度和视野也起了变化。

       Dino认为,选择一项延伸性较佳的运动,能帮助运动选手带来更多机会;以自身为例,在年龄突破40大关,身体的反应力不如以往,甚至能清楚地感受到,每一天体力都在退化,身体的转变不会说谎,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必须有更完整的规划,才能帮助缩短转型的过度期。

    入门极限单车,Dino想用培育的态度告诉大家,这项运动并不遥远 © Dino

    极限单车从小推广,Dino在极限公园传授基础动作 © Dino

       再者,社会与家庭的环境,造就一项运动的发展,以台湾来说,今天的极限运动选手已经能取得赞助,有更多出国竞赛的机会,但成就还未能达到巅峰的地步,社会上对于极限单车的观感,难以跳脱负面的形象。

       人生的下半场,你准备好了吗?

       车手就像演艺人员一样,风光一时,拥有短暂的媒体效应;除了以这项运动做为毕生的志业外,拥有第二项专长,学习如何经营自己,无论是教学、营销、销售,或转往跨领域的专业发展,在不远的未来,这是选手们必须思考的人生方向。

    难以想象,每一次的飞跃,可能是几百次的训练累积而成 © Dino

       带着选手的专业,朝着对的方向努力,Dino提醒有心加入的车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工作抹了对自行车的热情。

       现在的环境资源更加充足,会鼓励身旁的选手往职业迈进吗?

       Dino说:当一名赞助选手,已经是理想的成就。从职业选手出发,Dino认为,在台湾曝光度有限的情况下,自行车运动还是当兴趣就好。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