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业界快讯 日籍教练看台湾:该如何提升台湾的竞技力?

    日籍教练看台湾:该如何提升台湾的竞技力?

    加藤昭及野田尚宏教练对「单车王国」的观点

    加藤昭总教练(左)与野田尚宏教练(右) © 爱轮氏

    以竞轮运动(Keirin)闻名全球的日本,修善寺(Shuzenji)于1965年于开办自行车场,在2002年成立洲际自行车训练中心(Continental Cycling Center,后称CCC),为亚洲最具规模的训练中心之一。
     
    修善寺镇位于静冈市伊豆半岛的中央部,它是一个以温泉闻名的镇,发展为单车乐园,共有多座自行车场地,涵盖公路、场地、登山车、BMX等,更有日本唯一世界级250公尺室内自行车场地以及一所竞轮学校。
     
     
     七月份潜力场地自由车选手训练营© 爱轮氏
     
    自由车协会于今年7月份办理「潜力场地自由车选手训练营」,邀请曾担任竞轮学校学务长的加藤昭总教练以及擅长科学训练法的野田尚宏教练,来台指导台湾22位有潜力的青年车手以及4位当地教练。
     
     加藤昭总教练(左)与野田尚宏教练(右)提出对台湾单车运动环境的看法。 © 爱轮氏
     
    加藤昭总教练是于高中、大学阶段担任选手,今年69岁的他投入车界超过50年;野田尚宏教练曾是排球选手,长年来钻研科学训练。这两人于颇具规模的修善寺执教,他们眼中的台湾自行车竞技水准,离世界多远,又该如何提升?
     
    「你看,场上22位车手认真踩踏着,我最欣赏车手全力以赴的神态。」加藤昭教练说。在他投入车界的50年,看着亚洲的竞技水准逐渐向欧洲靠近,他感到很欣慰。日本在10年前还能在亚洲车坛呼风唤雨,近几年被中国大陆及马来西亚赶上,加藤昭教练为日本的单车竞技力感到担忧,如同多数台湾的教练一样。
     
    竞技衰退的全球化
     
    随着少子化、网路普及​​、功利主义的全球化趋势,日本投入单车竞技的人口明显衰退,尤以场地车的影响最为剧烈。两位日本教练对台湾的第一印象:全球顶尖单车制造中心。
     
    野田尚宏教练首次来台有些震惊,台湾15至19岁的场地车青年车手还真多啊!这或许是台湾自国中开始就设有自行车学校,日本要从高中才有,但目前都遇到相同的问题:车手在大学毕业后就结束训练,正值22岁的巅峰时期就此放弃。
     
     
    金牌之前先得蹲马步
     
    台湾车手很认真在练习,但比如踩踏回转、座舱设定等基本功,似乎还有进步空间。单车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或许没扎稳马步的车手也能得到好成绩,但那纯粹是由天份及体力换来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撞到天花板了。
     
    香港有位车手李慧诗曾到修善寺进行8次的移地训练,她刚来时500公尺的计时成绩是42秒,是不被看好的车手,日籍教练加强基础训练以及矫正骑姿,她在训练日志上写道:在这里训练「苦极了」,李慧诗疯狂训练不言苦,于2010年广洲亚运以33.945秒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金。
     
    加藤昭總教練矯正青年選手的騎姿並強化四肢伸展。 © 愛輪氏
     
     加藤昭总教练矫正青年选手的骑姿并强化四肢伸展。 © 爱轮氏
     
    培训基层教练 V.S 建立车手自信
     
    训练没有捷径,关键在于基本功。日本在早期也曾聘请欧美教练来指导车手,外借教练任务结束回国后,车手又回归常态式的训练,后来我们了解,比起栽培车手更重要的是培训一批优秀的基层教练,这些教练是指导车手的第一线,他们最需要正确的训练观念。
     
    外籍教练带给日本教练最深刻的观念转变:让选手发掘自己的优点,强化优点比起改善缺点更能建立车手的信心,引导车手自发性的跟教练沟通,毕竟,再严厉的管理以及艰难的训练课表,也比不上车手的坚定意志,选手得成全自己。要想在车坛显贵,必得在人后受罪。
     
    震撼世界的意志力
     
    要在世界上发光发热,从国内跨足国际竞赛殿堂会遇到无数的困难,特别是亚洲与欧洲的单车文化仍有差距,车手可能会遇到经济、职涯等问题…自己得下足决心,用热情来感动别人,渐渐的别人会愿意成就你。 「说真的,站上国际舞台的日本车手也不太多,但我们会动用车界的力量来成就有肯为梦想打拼的车手。」加藤昭教练谦虚的说道。
     
    竞技与文化衰退的年代
     
    「我以前骑车的人口很少,50年后的今天竞赛的族群也不多。」加藤昭教练回顾这50年来自行车竞技的改变,公路车手略微增加,但场地车手日渐下降。在修善寺的自行车场,民众可以付费骑乘场地、登山、BMX等多种场地,结果来的都是专业车手,市民骑场地车的非常少。日本的自行车场对外开放,来客数都不多了,何况是关起门练的台湾「车厂」,也难怪民众不懂得如何欣赏场地车的力与美。 「未来场地车竞技人口会更少,我很担心竞技文化逐渐式微。」加藤昭教练对日本的单车竞技感到担忧。
     
    加藤昭教练:「自行车是文化,我要用人生来传承。」
     
    善用器材发挥 100%训练力
     
    训练营中午用餐休息时间长达两个小时,用餐前日本教练先询问台湾教练:关于早上的训练是否有可再精进之处?接着讲解下午要进行何种专项训练,概述运动生理学,再说明训练课表。快速用完午餐后,教练将上午拍摄车手骑姿的照片输入电脑,每位车手在车架上都有编号,每天有3位车手轮流配戴心率计,一并将心率回传至电脑,分析当日训练是否达到效果,或是座舱设定有调整的车手,在变动后心率有如何的改变?也将心率资率作为安排课表的强度参考。
     
        
     
    这群车手的座舱设定,普遍是座垫高度太高、手把太低,在缺乏适当的柔软度下会导致呼吸不顺畅。加藤昭教练是竞轮学校的指导员,极为重视车手的骑姿,将车手调教成像教科书般的样板,与欧美豪迈追求个人踩踏风格大不相同。
     
    身为教练首重严谨及落实,以往他们也凭感觉用肉眼判断,但失误率太高了,现在藉由相机及心率表的记录,就能达到长期追踪的科学训练,部份日本车手也用SRM等功率训练,但价格稍高难以并​​及,而现在心率表及相机的价格都相当亲民,重点在于教练是否严谨落实。
     
    台湾车手输在「气」
     
    场上的车手都是如此认真,台湾车手跟日本差在哪?不是输在体格、场地、气候或是硬体条件,部份亚洲国家还比台湾的车场更阳春。两位教练想了许久:或许是「气」,那份坚持成功的企图心,将练习当比赛眼神所散发的杀气。
     
    我们在这里看到几位很有潜力的年轻车手,希望这些优秀的车手能继续骑车,不要失去当初成为国际级车手的理想。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