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爱轮氏感动100 台湾当代传奇冯俊凯认识台湾一哥(上)

    台湾当代传奇冯俊凯认识台湾一哥(上)

    每次的单飞都是在试探体能的极限

     

     

    顶着环台赛登山王、亚锦赛金牌的光环,18岁跃上奥运殿堂、打破纪录成为亚洲第一人穿上美国超级周黄衫,被外界喻为「台湾一哥」的冯俊凯,23岁的他是前劲车队的主将。

     
    说话语调有些腼腆小声,两条粗壮的大腿不协调地装上精瘦的身躯,身上烙印着数不清的伤痕,那是单车赛事中闪不掉的「纪念品」。
     
    冯俊凯在国中练车一年后,便横扫台湾南北赛事;有他出现,其他好手只可争第二,但他并不喜欢「台湾一哥」这个徒负虚名的封号,他一心一意的朝着职业车手之路前进,梦想着到欧洲替主将效劳拿水壶;在台湾,无论是谁登上国际舞台,成为职业车手,即使是最卑微的水壶工,那都是名符其实的台湾一哥。

     


     

    馮俊凱兩腿粗壯的大腿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

     

    冯俊凯的竞赛风格鲜明,在集团中敢斗猛攻、在赛程中单飞爆冷,他习惯将公路赛骑成个人计时赛,总是先发制人、出奇制胜。

     

    冯俊凯
    Profile

    所属车队

    前劲车队

    生日

    1988/11/2

    身高/体重

    170/69 (波动于 67至 70公斤)

    血型

    O

    出生地

    苗栗市

    学历

    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竞技运动学系

    兴趣

    研究机动车辆

    未接触单车前的运动

    偏好的骑乘地形

    丘陵、短爬坡(10公里內)

    最得意的事

    2011世大运4公里个人计时赛第4名(打破全国纪录)

    战驹简介

    AXMAN R15 with SHIMANO Dura-Ace 7970

     

    爱吃甜食的胖小子
     

     

    具有泰雅族血统的冯俊凯,家族成员的体型都偏向矮壮粗勇,两个弟弟是跆拳道好手,家中除了冯俊凯骑车外,就属他父亲了。
     
    从事穴道按摩的父亲喜欢单车慢骑,但冯俊凯自幼嗜吃甜食,国小时身高150多公分就重达65公斤,冯爸爸看不惯孩子日益臃肿的身材,于是在假日时,拉孩子出去骑车。
     

     

     

     

    胖子向来在运动上找不到成就感,在学校体育课,重量级体型的冯俊凯总是跑在最后,体能极差,从没想过成为运动员。
     
    适逢苗栗国中创立体育班,欢迎有兴趣从事运动的小朋友,体能不必特好都能加入,当时也成立单车专项,冯俊凯就抱着骑车好玩、运动减肥的初衷,开启了他的单车人生。


    单车让他学到「永不放弃」
     

     

    原以为骑车是到山中游走的欢乐时光,谁知他的启蒙教练高正燕是位铁血教头,用高中生的训练量来操练他们这匹新进学员,他回忆道:「那时候我哭着想放弃,但家人反倒是鼓励着要我坚持,再试一下别轻言放弃。」
     
    跟冯俊凯同期的选手共有六人,他们练车的方式采用集体出发,途中各自弹射,完成训练课表即可先行折返,「我们为了抢快回家,将每次的练习都搞得像比赛似的。」他强调当时只有苦练,没有什么战术、合作可言,受用无穷的就是单飞回家。

     

     

    前勁車隊

     

     

     

    还没练满一年,冯俊凯就在全国中等学校运动会拿下第六名,国二,全中运金牌,从那时开始他横扫台湾车赛,如果他没拿​​第一,那八成是摔车或是身体不适。

     

    骏马奔腾突飞猛进


    「死劲猛踩自爆式的突围,如果没被追上就能骑得像英雄,赢得观众如雷的掌声。」回顾冯俊凯的致胜方程式,都是在途中将「集团」海放,孤独而荣耀的冲回终点,他从国二开始就是这么赢的。

     

    「因为我的冲刺输别人,跟着集团冲终点一定输,虽然单飞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单飞则是什么都没有。」

     

     

    最夸张的一次单飞是在2006年的环花东大赛,他在开赛后不久海放主​​集团,在130公里的赛事独走了110公里,拿下总冠军;自此,有许多谣传他天赋异禀、拥有巨人级的心脏,将他的胜利归功于他的运动天份。
     
    「我当初只是想骑车减肥,家族中也没有优良的运动血统。」冯俊凯一再强调他是苦练出来的。

     

     


    「每次的单飞都是在试探体能的极限,而身体潜能好似源源不绝,愈开发愈感受到人体的无限可能。如果选择了另外一条轻松跟着别人屁股的路,那肯定不会大起大落,但保证是随波逐流。」


    骑出自我风格吃苦当吃补

     

     

    冯俊凯不仅赢得精彩,连呼吸声也独树一格,在国中时的训练,他为了跟上学长踩训练台的高速,他得埋头死命的转动踏板,肌肉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他的呼吸声大的像蒸汽火车头,喘息声犹如濒死般透不过气,「我如果没有这样大口吸气根本喘不过来,但是学长们都会取笑我,连呼吸都会被笑。」
     
    进行滚筒训练台强度训练,冯俊凯到中后段累到意识不清,下一刻才赫然发现自己连人带车冲出了训练台,直直的撞破玻璃门,这就是他吃苦当吃补的个性,将忍耐培养成一种习惯。
     
    当然更别说进行间歇训练时,练到吐只是家常便饭,他补充,并不是要强调过去的严苛训练,这些都是体育人必经的路程,你得成全自己;但他也想澄清:别再将他神话了,他只是历经苦练的血肉之躯。

     

     

    2007亞洲青年錦標賽馮俊凱(中)奪得金牌 ©馮俊凱

     

     

     

    鬼门关前走了好几遭

     

     

    冯俊凯忍耐成习惯的特质,将疼痛当成朋友,形成小病不医、大病重击的恶性循环,着实让他吃足了苦头。
     
    2011年初,他不管感冒发烧,带病出征继续比赛,身体却是愈骑愈虚,直至在泰国比赛期间引发急性肺炎,在身体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多次被抬进医院,整整在医院躺了八天,那回他真以为要不行了。

     

     

    2008年馮俊凱(左)首度征戰環台賽,日本資深選手三浦恭資(右) ©馮俊凱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身为环台赛登山王的冯俊凯,挑战标高3275公尺的公路最高点一武岭。
     
    他会感到畏惧吗? 「不会,我们平时的训练量时常大于武岭,骑武岭怕的,是不能再刷新纪录。」时间倒转10年,他在国中时首次攀爬武岭,不知天高地厚,短袖、短裤上阵,热身不足就盲骑猛拼,还没到雾社就感到腿部沉重,但双腿还是像活塞一样不断的运作,直到双腿僵硬从单车上摔下来。
     
    「我当下以为身体故障了,双腿竟然罢工不听使唤。」那回是他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抽筋,至今唯一一次的武岭未完赛。

     

     

    2003年環沖繩,馮俊凱(左)、劉尉傑(中)、簡雯龍(右),

     

     

     

    几年后重返武岭之巅,这次他准备好了,毫无悬念的拿下冠军;神奇的是,自从第一次抽筋后,冯俊凯反而不再怕抽筋了,这种让双腿僵硬的不舒服其实只是另一阶段的瓶颈,身体发出讯号告诉你:「该停了。」

     

    如果这时候就收手,那就永远卡关,不能突破瓶颈;身为运动员就是得藉由心理不断催眠生理,继续拼,你办得到,再撑一下子抽筋感就消退,跨越障碍后竟是海阔天空。

     

    每天坐在狭长的坐垫上度过五个小时的冯俊凯,为了重要赛事,常常得提前移地训练,将每段可以攻击的路线熟记于脑海,确认该段路线要用几分几秒,因为练得多,所以才能了解身体,透过一踩一踏来跟自己对话,保持清晰的头脑,才能精准配速。

     

     

    2009年香港東亞運,江立堯(左1)、李偉誠(左2)、賴冠華(中)、劉書銘(右2)、馮俊凱(右1) ©馮俊凱

     

     


    身体归零重新开始

     

    能在台湾囊括大小赛事,​​冯俊凯一针见血的说,那是因为当前的竞技水准还有待提升;他的体能好坏,看国际赛成绩最明显。

     

    「运动员每天都要重新开始,昨日累积的训练无法转化力量,只会变成经验,保持巅峰就像在过年,一年只能过一回。」

     

     

    他表示,有时候练得辛苦却没成果,膝盖却无预警疼痛,全身酸痛肌肉集体罢工,对运动员而言,根本不可能在全年赛事中都保持巅峰状态。
     
    冯俊凯比业余车手多的,是他知道自己可以达到怎样的境界,这境界很容易再重覆找回,但在运动里,却从没有巅峰这两字,更不可能有永远的巅峰。

     

     

     

    2006年,他在国际赛初试啼声,首度驰骋于亚洲青年锦标赛就夺得金牌,2007年再拿下亚洲锦标赛金牌,此时他已在亚洲车坛发光发热,顺利取得2008北京奥运的门票。他以18岁之姿参加领先计分赛40公里,是奥运场上该项目最年轻的新秀,也是场上少数的亚洲面孔。

     

    -待续,请锁定单车时代-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