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单车旅行 宅宅环岛游记(Day4):踏上400年前道路

    宅宅环岛游记(Day4):踏上400年前道路

    有些事情,若不是亲身经历,真的无法用同理心去感受、去体会他人的心情。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Filename: content/doc.php

    Line Number: 68

    文章出处:howtobeaotaku.blogspot.tw/2013/01/day-3.html

    大家好~~单车环岛系列又回来了。
     
    因为今天有网友在Day3(点这里)留言,让我又燃起了写游记的愉快心情!
    想来,在去年10月中进行的旅程,到现在已经过了5个月,我才写到14天行程的第四天而已,搞不好一周年的时候都写不完啊。不过我倒是希望这份游记,是在这么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完成的。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进入Day4的旅程吧! 先附上当天的路线图:
    环岛第四天,老爸跟我从云林麦寮出发,沿台17县一路南下,经过台西、四湖(岔路探险进入新港海堤),进入嘉义东石(享用超级新鲜美味的蚵仔全餐!)、布袋,在台南的北门、学甲、将军、佳里一带,跨越了400年前的倒风内海。

    最后从踏着国姓爷夺取台湾的脚步,从鹿耳门进入台南市区,住在荷兰时代就有的台湾第一条街道──安平老街。结束了这天115.43公里的路途。
     
    第四天旅程一开始,麦寮西滨汽车旅馆就提供了贴心的服务,早上7点半就把昨天check in时选好的早餐送上。时间分秒不差,也没人敲门吵醒你,早餐就这样安安静静地挂在门上,我打开来吃的时候,奶茶还是温热的。
     
    西滨小姑娘,谢谢你买来的早餐啦!
     
    我去老爸房间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发现他伤口已经好得差不多,不知道是人工皮贴太有效,还是老爸有惊人的复原能力(难道我是金刚狼也要告诉你吗),4天前医生才说要缝合的伤口,现在几乎不用理它了。
     
    8点半,我和老爸梳洗完毕,正式出发。
     
    装备检查ok!在麦寮乡的台17线上,出发啦

    麦寮、台西、四湖,这些都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踏上的地方。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直到现在,才了解到有些事情,若不是亲身经历,真的无法用同理心去感受、去体会他人的心情。
     
    台西乡,是台湾地层下陷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这句话我只在电视上看过,看过了,我就以为我知道了,但等我真的用脚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我以前根本什么都不懂。
     
    在地图上的B点,我看到了下面照片里的景象(照片之外还有更多)。
     
    许多先人的坟墓被海水淹没
     
    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于是下车拍照,希望留下这个记忆。虽然心里有点担心,拍摄先人的坟墓是否不太礼貌,但我抱着尊敬的心情,想要向更多人传达这里面对的问题。
     
    这些坟墓并不是原本就泡在海水里的,而是因为地.层.下.陷,导致海水逐年上涨,慢慢淹没了这片土地。
     
    在照片之外,有更多房子因为上涨的海水被弃守了,留下一间一间的空屋。虽然也有少数透天厝留在原地,但每间都看得出来地基垫高了不少(有些我目测大约一公尺)。
     
    台西乡,让我体会到「地层下陷」的真正含意。
    (我抱持着尊敬的心情拍照,希望不会冒犯各位先人)


    「海平面涨高一公分?这有什么问题?」
     
    「涨高一公尺?那可以搬到高一点的地方住啊!」
     
    我承认自己有过这样天真的想法,等到亲眼看到许多房屋被弃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并不希望离开自己的家园,也不希望先人的坟墓被水淹,但如果真的有一天发生,大概也只能莫可奈何地接受……海水涨高一公分,也许影响到的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人的生活。
     
    直到现在,我才对这件事有切身的感受。跟老爸在附近的土地公庙休息时,心中的震撼还是久久不去。

    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随身带环保筷、少开冷气、快关冰箱……,我相信这些小小的动作并不是没有意义,只要自己肯做,或许海水上涨的速度会慢一点,至少问心无愧。至少莫因善小而不为。
    9点12分,我跟老爸在台西乡的土地公庙稍事休息

     
    一路骑过寂静又低平的的台西、四湖,我发现台17线上有个指标指向右边的岔路,上头写着「滨海脚踏车道」 。
     
    我问老爸有没有兴趣去看看?老爸说,这趟旅途本来就没有计画,反正天气好,就拐弯进去吧!
     
    我们沿着指标指示的「汛期救难道路」骑进去,这里的风还是非常大,高耸的堤防就在身旁,呈现圆弧状一路通往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地方。
     
    等我们终于发现有个楼梯上堤防时,才知道这里叫做「新港海堤」(地图上的C点)。站在海堤上,眼前的世界分成两半,一半是无数方格状的鱼塭;另一半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天的的海有点阴沉、有点凶,所以我没拍照片,只拍了陆地这一边)。

    站在新港海堤看下方,眼前尽是鱼塭。身后就是台湾海峡。

    新港海堤,全景图之一(左半部)。可看大图

    新港海堤,全景图之二(右半部)。可看大图

     
    我跟老爸一路沿着海堤旁的小路骑车,吹着强烈的海风,一度怀疑「这条路要通往哪里?」「到底何时才是尽头啊?」但骑着骑着,眼前的景色也慢慢开始变得不同。
     
    路旁堆着许多绑成一束一束的蚵仔壳,绵延了好远,我才知道原来鱼塭里养的是蚵仔。眼前的路愈来愈宽,砂石车也渐渐多了起来(这里正在兴建某个园区、还是某个公园之类的工程),我找机会躲开砂石车,好好拍下这些我从来没看过的蚵仔壳。
     
    (正是吃蚵仔煎却没看过蚵仔壳,台北俗)
     
    新港海堤旁,堆积如山的蚵仔壳(应该是吧?)

     
    看了那么多蚵仔,时间也渐渐接近中午,父子俩开​​始饿了。老爸掐指算算时间,提议我们一起到东石吃午餐
     
    「东石的蚵仔很有名喔!」老爸说。
    「可是除了蚵仔煎之外,我不敢吃蚵仔耶……」(如果可以的话我吃蛋煎就ok了)
    「哼哼哼,你去了就知道啦。」
     
    蛤?知道什么啊? 故弄玄虚啊老爸?
     
    生蚝、蚵仔这些食物,我有心里阴影的啊你知道吗?

     
    =====遥想当年分隔线=====
     
    这是另一个小故事了……
     
    某年我跟同学去澎湖玩,大家兴高采烈地吃了新鲜海产BBQ。当我说我不敢吃生蚝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开始说服我说,哇你都不知道这有多新鲜~从来没吃过比这更新鲜的生蚝啦!你不吃会后悔的啊!
     
    然后我就挑战了!欧耶!
     
    一口咬开生蚝的我,顿时只觉得一股腥味冲进口中,犹豫了大约5秒,终究还是无法吞下去。
     
    「快,给我个碗!!」我把生蚝吐出来。
    「怎么了怎么了?」
    「我再也不会要求女朋友帮我○○了,我现在才知道被○爆是什么感觉,好腥啊……」
     
    咳,差不多该收起情色话题,总之我真的不敢吃那类的东西啦。
     
    166县道(地图上的E点)成排的电线杆,是通往东石的小路

     
    目标东石!查了google地图之后,知道要在166县道右转。
     
    从台17线弯进这条小路之后,我发现有好多住家门口都堆着蚵仔壳,比新港海堤鱼塭旁的蚵壳更高、更大堆。而门口旁的小空地,就坐着三五个欧巴桑,戴着遮阳的帽子、保护用的手套,拿着工具在挖蚵仔。
     
    「别人ㄟ阿君啊是穿西皮路,阮ㄟ阿君哪喂,是卖青蚵~」的歌声浮现在我脑海。
     
    但这些三五欧巴桑,一点也不像歌词里那么悲伤,她们一边剥壳一边聊天,感觉挺悠闲、优雅的。 (我很想去拍张照,但又觉得乱拍人家会被骂,最后还是放弃了)
     
    为什么穿西装的就比较好,卖青蚵的就比较苦呢?
     
    现在是科技新贵转行,圆梦卖鸡排的时代,流行歌搞不好应该反过来唱。
     
    以前我还在当上班族的时候,总是很庆幸自己不用穿西装,不用每天准时上班(很不庆幸的是也不能每天准时下班)。对我来说,那些穿着一样的衣服,每天准时走进每栋看起来差不多的办公大楼,中午同时一起涌出吃饭,下午共同电话订购鲜芋仙的西装族,看起来非常恐怖。
     
    某位同事曾经跟我说,他觉得那景象看起来跟阴尸路里的丧尸涌出差不多,每个人都长得差不多、每个人都在做差不多的事情,太可怕了。
     
    我不能同意他的话更多了。只可惜,当时我们一起工作不到一个星期,那公司就关门大吉了。后来他也成为丧尸团队的一员(我真心希望他不用的,但你知道,形势比人强)。加油啊,佑君,但愿你早日脱离苦海。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真心喜欢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工作。我相信这样的社会才是最最有创造力,并且也是最有​​效率的。
     
    中午12点,终于抵达了东石著名的「修.吴氏蚵卷」

    蚵仔全餐!蚵仔煎、蚵仔卷、新鲜蚵仔(生)、还有一碗蚵仔汤还没上菜

     
    严肃的话题讲完,让我们继续蚵仔的故事。
     
    不敢吃蚵仔的我,到了东石的「修.吴氏蚵卷」之后,简直是打开了另一扇门!
     
    蚵仔煎、炸蚵仔卷好好吃就用不说了,那份「新鲜生蚵」更是人间美味,一咬下去有如《食神》里的薛家燕,在蚵仔上滚来滚去:「太好吃了要是我以后吃不到怎么办啊~~」
     
    不只没有平常的腥味,超鲜甜的蚵仔跟那独门酱汁(有洋葱、醋、酱油、姜,和其他不知名的秘方)综合起来,爽口、新鲜又清新,对骑车骑到满身汗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吃到爽(心里爽、嘴里也爽)。
     
    老爸一脸「科科科,现在你知道厉害了吧!」的表情,在那碗我没拍到的蚵仔汤端上来之后,老爸用他的iPad照了相,说要直接传给老妈看,让她嫉妒一下。
     
    「你妈没吃到,一定很后悔没有一起来环岛的啦!」
    「喔,原来妈很喜欢吃蚵仔吗?我现在才知道。」
    「她没有啊,但是我很爱吃。」老爸说。
     
    呃,那妈看到照片是会嫉妒什么呢?其实只是老爸你想炫耀吧?
     
    吃饱喝足之后,来到东石渔人码头。下午的阳光变得非常强
     
    看到杆子上写的字,立马就想攀爬上去(真是要不得的个性)。
    左边绿色的船,是开往外伞顶洲的观光船喔。
     

    吃完中餐,老爸又提议去东石的渔人码头逛逛。
     
    骑了一小段路,就抵达渔人码头。假日应该是很热闹的地方,在平日中午一个游客都没有,只有旁边卖冰的店家放着舞曲充数。港口里停着许多船,其中有一艘是开往外伞顶洲的观光船。
     
    外伞顶洲,是浊水溪的泥沙堆积出的沙洲,1960年代曾经有上千居民,是个连杂货铺、药铺都有的聚落。冬天强劲的风吹沙可以堆起两、三层楼的「小山」可以蓄水。但随着河川筑起拦沙坝、加上台风的侵蚀,近年已经慢慢缩小,2007年时,岛上居民只剩下一户老夫妇。
     
    原来外伞顶洲和东石之间的海域称为东石泻湖,是台湾最主要的蚵仔养殖区。台湾有一半的蚵仔来自嘉义沿海,而其中又有90%在东石加工、取肉,怪不得这里有最新鲜的蚵仔全餐可以吃!
     
    下午2点,来到布袋国中,阳光超级猛烈。 (地图上的H点)

    布袋国中对面,是大片盐田(海?陆地?),
    我以为应该是海,但对面又出现城镇(那遥远的是地平线?水平线?)

     
    下午两点,我跟老爸沿着台17线来到布袋。这里的景色让我大开眼界,放眼望去一整片低平的区域,我却分不清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
     
    我们骑车的道路旁,就是波光粼粼的盐田(应该是海边了吧?),但盐田的更远方,又出现城镇的天际线(海的外面是陆地?这什么状况?哪里才是岛?)。此外,这里连续5、6公里的路上,一棵树都没有(更让我搞不清楚哪边才是陆地了)。
     
    我想我真是很孤陋寡闻,总认为海的外面应该都是海,就算看到陆地,也应该只是一个小岛才对。没道理我眼前既是一大片海,但海的外面又被更大一片陆地包围……这……这算是地中海吗?
     
    下午两点的太阳晒得我有点头昏,在这没有一棵树、分不清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的布袋镇,我过去的想法好像都被颠覆了。
     
    最不耐晒的老爸这时当然撑不住,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可以休息,在新塭运动公园附近,有一栋(不知是台电还是中华电信,你知道就长那样,各县市都有的)大楼阴影下休息。
     
    过了布袋之后,沿途景色几乎都很相似,一片和海差不多高的平地,没有山,一条公路不知通往哪里。
     
    地图上的J点,将军、佳里、七股的中间,台17线长达10公里没一点转弯的超级直线!
    这里也是400年前的倒风内海。
     
     
    跨越嘉义、台南的交界,进入北门区之后,我的腿出了一点状况
     
    右腿膝盖后面的地方开始抽痛,没有抽筋,就只是痛。我勉强骑了一段,但实在受不了,只好呼叫老爸休息一下。拉拉筋、补充水份和维他命C之后,继续忍痛出发。
     
    老爸跟我说不用勉强、慢慢骑就好,反正今天骑到哪里是哪里,随时休息都可以。我就这么一拐一拐地继续上路。
     
    说也奇怪,在这种「反正能出多少力就多少力吧」的放弃状态,我反而更能欣赏四周的景色。心情轻松起来之后,腿也没那么痛了。
     
    下午3点半,穿越将军区之后,又是一个景色震撼到我。
     
    喂!这条路,未免也太直了吧!
     
    希望各位可以到前面的google地图,拉开J点的位置,真的不夸张,这里有一段长达10公里的直线,完全没有转弯(当时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在这么猛的地方)。
     
    骑车在路上,路灯一路延伸到我视力可及的最远处。我跟老爸骑了快半小时还是直线,没有转弯,实在忍不住拿手机来google一下,才发现这里真的是大直线。如果住在这里,就算开车不会转弯也没关系吧!
     
    这个地方(北门、将军、学甲、佳里、七股)其实正是400年前的「倒风内海」(参考这里),平埔族的西拉雅人居住在这里,内海有丰富的渔产,甚至有鲸鱼搁浅,之后汉人、荷兰人陆续抵达,王家祥的小说《倒风内海》(点这里)就是叙述三个族群在这里共同生活的故事。
     
    这也是魏德圣导演最想拍的电影:台湾三部曲──从荷兰人、汉人、西拉雅人三个族群,来叙述当时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的发生地点。
     
    老爸跟我,就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400年前的道路。
     
    下午5点,抵达四草大桥

    四草大桥上看到的夕阳,桥上有好多人在拍照

     
    下午3点半,我们在400年前的内海上(佳里附近),差不多该规画今晚的住宿处了。
     
    我们选了台南安平,因为老爸和老妈之前到台南玩,觉得住在运河边的日子很不错。我先用手机预定了今天的民宿「禾风馆」,它就位在安平老街旁,逛街、吃饭既方便,也离运河不远。
     
    还剩下20公里,距离天黑大约还有两小时,剩下的就是往前进而已。
     
    我跟老爸一路沿着台17线,过了国姓桥、北线尾三路、鹿耳门大道,脚底下正是400年前国姓爷的舰队攻占福尔摩沙的路线,安平当时还是台江内海。
     
    沧海桑田的感叹,搭配四草大桥的夕阳,这里的景色很美。不过再怎样发思古之幽情,都​​敌不过肚子饿的反应。
     
    愈来愈接近市区,沿路的景色也愈来愈是我这个都市小孩所能适应。红绿灯、汽车、机车、行人,小吃店、商店、便利商店,四周灯火慢慢亮起,空气里也渐渐闻得到煮晚餐的香味。我跟老爸终于抵达安平。
     
    还来不及去民宿check in,我们先直驱「同记安平豆花」解馋,各自点了一碗豆花,都还没吃完马上又再点两碗。两人四碗,解渴又解馋。
     
    同记安平豆花,来台南必吃啊! (拍完照马上又点了两碗来吃)
     

    周氏虾卷当晚餐,今天实在太饿了

     
    这天晚上我们就住在安平,总共骑了了115.43公里的路程。 6点半吃完晚餐,老爸累得先去休息了,不过我还有一个意外惊喜。
     
    也在环岛途中的同事,这天刚好也抵达台南。就凑一摊约出来喝个饮料。
     
    强者我同事比我早出发大概一个星期,但他先骑过北横、中横、又上了阿里山(没错,是骑脚踏车!),跟我这种一路只骑西滨平坦道路的人不可同日而语。这天晚上我们聊得很开心,他刚从冷死人的阿里山睡帐棚下到平地,有床可以睡,感觉非常幸福。
     
    强者我同事(中),以及一台小折骑上阿里山的强者他学弟(左)

     
    聊完天、喇完赛,我也有点困了。走回禾风馆温暖的小窝,我选的这间房间非常小,浴室更小,但是我非常喜欢。
     
    窝在角落、静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是很小的事也没关系。对我来说,人生只要这样就够满足了。
     
    禾风馆二楼,我今晚的房间,这是环岛14天里面,我最喜欢的房间。
     
    文章出处:howtobeaotaku.blogspot.tw/2013/01/day-3.html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