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你不知道的骑乘省力小技巧
单车,这项运动存在着许多的运动科学,透过器材的升级以及训练的累积都可以大幅度的提升骑乘体验,包含饮食的优化;轮组车架更换;甚至是睡眠品质都能左右骑乘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单车竞技在如今所有运动里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之一,且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选手们对于成绩的渴望,促使著单车这项运动的进步。谁能料想得到在10年之后单车究竟会长成什么样子呢?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选手们对于成绩的渴望,单车这项运动的进步已经难以预测
不过其实有些「小撇步」是你我不知道但他在无形中却能提升骑乘表现,且习惯后还能避免运动伤害,相较需要大伤荷包的设备更换,亦或是燃烧生命的训练,这些秘诀不需任何的成本,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打开心房,身体力行的去感受这一切。现在就跟着Golf R的脚步好好的来深入这些不为人知的诀窍。
停车前切换成较轻档位
大部分的骑士在平路巡航时,为了能维持速度多半会以低回转重齿比的方式骑乘,一来能有最佳的力量传导,二来是能降低心率延缓疲惫感,这样的配置在一定的速度下能有着良好的发挥。然而遇到红灯或是休息时却总是忽略切换至轻档位,因此造成起步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来驱动车体前进,或许一两次还没什么感觉,但当距离来到100、200公里,双腿的肌肉便会明显酸疼。
在速度下降时适时的变轻1至2个档位,利用回转来代替重踩,减少起步肌肉的负担
仔细研究World Tour的选手们你不难发现,在行进期间后变的切换是频繁的。在速度下降时适时的变轻1至2个档位,利用回转来代替重踩,待速度提升时再回归重齿比。这般微妙的操作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更换骑乘姿势 (上把位&下把位)
如果时常关注赛事的车友们不难发现,职业选手在长时间骑乘时会进行姿势的更换。除了你我熟悉的煞变把位之外,下把位以及上把位的切换都可以有效的转换肌群的使用,以此来缓解长途骑乘的疲劳感。在我们日常团骑时可以尝试着切换不同的姿势,除了主要肌群的更换之外,还能额外提高空力效能以达到省瓦的效果,无形之中节省许多力气,而这些在关键时刻将变成为你的燃料,便能骑的比别人更长且更久。
下把位以及上把位的切换都可以有效的转换肌群的使用,以此来缓解长途骑乘的疲劳感
前后调整重心
既然说到是上下把位的切换,重心这件事也不能忽略。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当骑乘超过一定的时间后腰部、背部以及肩颈都感到无比酸痛,除了车架设定的问题外,长期维持一定的姿势也会有所影响。因此可以尝试着在骑乘时前后移动坐座垫的位置,微调身体的重心,除了能减少酸疼感外也能避免抽筋的产生。
微调身体的重心,除了能减少酸疼感外也能避免抽筋的产生
坐太久那就起来抽车
抽车,除了在强度提高又或者是要攻击时使用,适时的借由抽车来缓解肌肉的压力也是许多车手们选择的方式。就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重心转换,抽车可以有效的转换肌群与重心的使用,以此来缓解疲劳感。不过切记,抽车时除了要事先做手势提醒后方车友外,齿比也需要先转换至轻档,这样一来便能避免意外的产生。
适时的借由抽车来缓解肌肉的压力也是许多车手们选择的方式
最后,除了上述的小撇步之外,更重要的是深度了解「跟车」这件事。有道是:学会跟车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不论是老手还是菜鸟都必须留意,在任何一场赛事活动内只要能掌握好跟车的诀窍,不只能骑的更安全,同时也能省下更多力,要突破PR将不再是难事。下次外骑时不妨尝试下这些小诀窍,相信一定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