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武岭训练计划安排范例
谨慎评估体能,训练计划降低风险
武岭,在许多中国大陆的公路车车友印象中,和“自虐”是同义词,其实,每一条道路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要摸清了它的脾气、了解了自己的实力,武岭什么的,普通人一样可以作为训练甚至挑战!
这一次,就由台湾本土车手来说说有关武岭的种种训练技巧吧!
作者:台湾e-MA车队黄荣达
老大哥M已经对平路感到厌倦,说要去骑武岭,另一个老大哥B也就顺便被我拉去一起挑战西进武岭,话说上一次我骑武岭已经是3年前,走走停停骑了9个小时才骑完,骑完之后腿痛了大半个月才好。
老大哥B之前被我拉去骑竹高300K,整个状况就是爆炸,脚踝与肌肉都压力不小,体能不增反减,这就是高估了他的体能状况导致这个结果。
为了避免这样的惨事再度发生,合理的训练计划是有必要的,一个超过体能极限过多的路线会对骑士造成伤害,进而导致实力下降,对于每一个骑士来说,都应该小心谨慎评估自己的体能。况且2位老大哥年纪“有一定的水平”,过度燃烧有暴毙的危机,训练计划可以大大降低这个风险。
范永奕于Neverstop武岭挑战途中
那么,对于我们3个人,该怎么安排训练课表比较适当呢?
以武岭来说,我猜测我自己现在应该要4个半小时才能完赛,另外两位老大哥要在5小时半完赛恐怕会很拼,所以“有氧能力”的培养才是我们的重点,无氧能力(AC)/最大摄氧量(VO2MAX)/乳酸阀值(LT)可以说“不用练、也不需要练”。
而尽量的能够缩短骑乘时间,对于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超过8小时的骑乘对身体各部分的机能会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既然要骑这么长的时间,对于“TEMPO/EM”这两方面的能力(也就是有氧耐力)就要作为重点进行突破。爬坡赛会一直面对斜坡的连续攻击,所以“肌力”的建立非常的 有必要。而面对陡坡与缓坡的骑乘方式、力量的分配、抽车的使用时机与要点、自觉强度(RPE)的掌握与体力的自我评估….等,也就是“速度技巧”的部分, 也是需要训练学习如何掌握。
如此一来,竞争3元素:“耐力”、“肌力”、“速度技巧”通通都到齐了,准备一个武岭是不是也是一个好的提升自我实力的契机?我想这是不言自明的。
下图是各科目的内容与要点:
©黄荣达
2位老哥是“心率组”的车手,在没有功率计的情况,我们以心率区间作为强度判别的依据,在可用的训练时间内务必达成有氧脱勾的效果,但是仍然也要培养对于自觉强度掌握的能力,对于未来的训练仍是有帮助。
蓝色字的科目为“每周必训科目”,也就是“能够让你武岭5小时半之内完赛”的重点项目,登山赛肌力会大量消耗,尤其是在武岭的最后几公里,在大量消耗之后又要面对10%的陡坡连发,低转的科目是必要的。
至 于长时间TEMPO/EM登山的科目更是“重点中的重点”,要能骑5小时的比赛,就是要用这样长的时间练习,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练这么久,体能还没建立起 来,人就先挂掉了,训练要以循序渐进为好,所以一开始先从低于1000公尺的山路开始(如八五山),然后才加到超过1000公尺的山路(如宇老)。最后才 是4~6小时的操练。
Ivan Basso去年也曾拜访武岭,与国内好手一同登顶
然后你就会面对另一个问题:“去哪里找4~6小时的山路?”,当然,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去武岭实地操练,但是时间上、资源上都不允许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要练了吗?
当 然不是的,我们可以用平路重齿比低转的方式做一个替代方案,或许有不少人会说:“平路与山路使用的肌肉与姿势略为不同”,但是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的话,那 我们干脆连训练台都不要练了,训练台与一般的路感也相去甚远,难道也“没有效果”吗?我想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当然你如果有钱有闲,买个房子住在武岭山脚 下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在资源、时空受限的情况下,找出解决方案总是比找理由强的多了。
而下图是每周的课表安排范例:
©黄荣达
基本上,不要连续超过3日操练,第4日一定要休息或恢复骑(RR);因为体能=操练 + 休息,而不是体能=操练。同理,也不要超过3日不练车。最好强度与长度穿插,让训练的强度与效果达到满分,而不是拖着疲惫的身体训练。
重点科目尽量要安排每周都要操作,当然我们会因为生活与工作上的琐事让我们无法训练,但训练这种事,尽量就好,而不是看着课表没练感到焦躁,我们应该是享受训练的过程,让身心得到健康,而不是拿个课表折磨自己,如此才能玩的长久。
王胤之于2012武岭杯摘下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