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指南Step1】闯荡山林─登山车
口袋有多深,就能骑哪一种车
报导协力:佰客临单车生活馆
在公路车未成为主流之前,登山车可是台湾单车史的始祖,只是随着国际赛事成为话题,骑乘登山车的人口与公路车相比之下,确实少了许多。
现在骑登山车的族群绝大多数是玩家等级,毕竟骑车资历资深,而登山车又是由许多零组件结合的复杂产物,光一项避震器就有许多学问含在裡头,自然而然需要研究更多资料。
如果是刚开始接触登山车的新手,可能因车友带领才有机会碰玩登山车,玩出兴致了想要入手第一台登山车,又是一大困难,满头问号脸。「到底什么样的车种才适合自己?」、「究竟该从哪裡挑起,才能选对第一台登山车呢?」
多款登山车,究竟该如何选起呢?
本篇藉由採访台中资深登山车店店长Ike,由他经验丰富的骑车资历,分析挑选登山车的参考方向。
单车时代希望能藉由【购车指南】一系列专题,提供初学者指引,在广阔的网域中爬文,你也会更有系统性地去寻找需要的答案。
最实际的购车考量:口袋有多深
心中总有一台梦想车款,不过回到现实面,总要摸摸口袋,到底能为现实妥协多少。
在讨论预算之前,先把登山车分两大种类,再依照种类去看预算:
一、双避震:AM、DH、Enduro(注1)
注1:
随着Enduro在2016年开始盛行,比DH避震行程还短的Free ride随之没落,主因是Free ride的车架角度与避震行程不利于爬坡,而Enduro更符合爬上山再冲下去的需求。
二、单避震:XC
普遍的车种分类依适合的地形功能而定,除去林道、街道、土坡车等细项,有四大类:
XC(Cross Country / 登山越野车)-适合碎石较多的山路或有少部份凹凸路面的山丘,前叉避震(行程)约80~120mm。
AM(All Mountain / 全地形) - 是最多人选择的车种,主打越野和登山综合功能,可爬坡也能跳跃。前叉行程为120~160mm。
ENDURO(中度越野)-行程介于AM与DH之间。想要冲下山,势必是要先骑上山,它补足了这一个角色。前叉行程为160~180mm。
DH(Downhill,下坡车)- 疾冲下山的首选,也能应付较大落差。前叉行程为200mm以上。
FR和DH主要求高速下坡稳定 ; XC和AM则有显着的敏捷度。
2016年至2017年广为盛行的Enduro,前叉行程介于AM和DH之间,为了要克服下坡路段,约170mm。以台湾的地形来说,AM、Enduro都是很适合的车种。
Ike的AM车
Enduro ©佰客临单车生活馆
低预算
如果是预算不高的车友,想骑一台双避震(AM、DH、Enduro)的车种,这一类最低预算的品牌例如捷安特、美利达或是KHS等为主。
例如KHS ALITE 270售价是台币10700元 ©KHS功学社单车
维持全天候的油压碟煞煞车性能,在任何骑乘环境皆拥有稳定的煞车和变速性能
中预算
假设你的预算可以大于四万,希望能把登山成车做一些小改款的升级,可以使用到不错的零件配上品牌车架。(此部份是以AM为例),或是可以依照变速套件的等级去选,也是能选到有品牌的登山成车。
高预算
由于DH所使用的零组件都比较好,所以基本预算都較高,可入手的品牌如捷安特的下坡车。
例如Giant GLORY,提供最强的前端刚性和操控性,无惧面对地表上最艰难的下坡地形 ©捷安特
除了上述以价格做大略的区间说明之外,假如是要追求一个骑得好的水准,以玩家等级(车龄约一~二年)的标准来看,至少都要高阶車的预算,才能体验更好的骑乘感受。
用预算分级,入手第一台登山车之后的升级
就比赛的例子来解释,像今年台灣兴办的五五马就是属于行程最短的XC赛,也就是没办法上跳台的车种。而每年年底举办的超级八(去年改名为真级八)就属偏向AM赛事,也可算一部份Enduro。
对登山车入门者而言,骑完一台AM与一台Enduro,其实很难分出差异,对没有骑过双避震车种的人来说,两种都很好骑。当已经骑了一段时间AM,再换骑Enduro就会发现它的行程较长,能够克服的路段较多,所以这是新手骑车一段时间之后的过程。
从预算购入第一台双避震登山车 AM →
骑够了想满足更多,于是从AM进阶到 Enduro →
想再挑战更刺激再跳到 DH
一台好的DH,至少要准备十万以上
以上是以倾向骑越野路段的人为例,想骑进山林裡面应付大多数路段,就会以AM为第一台入手车。
如果是不想飞、不想跳的人,就以单避震XC为考量囉!当然就上述预算看来,XC的预算也是比较不会有压力。不过,玩了XC一段时间,非常有可能会让你觉得脚开始痒了,不跳是不够的,很有可能又转向AM来到双避震的世界,简单来说,骑车就是一条不归路啊!尤其是分许多派系的登山车,各种乐趣都想体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