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车的基础设定原则
速度 是选手的唯一考量
新闻来源:小树自转车
「计时车的设定原则为何?」
一般来说,计时赛的里程,都在50公里以内。与铁三选手不同的是,自行车并没有路跑项目,因此就是在短距离的赛段中精锐尽出,速度,是选手的唯一考量。
虽说使用的车款相彷,在设定与调整方面,铁三与计时项目仍略有不同
坐高设定较公路车略低
值得一提的是,当身体尽可能呈现空力骑姿,背部肌群会呈现紧绷,坐垫高度亦须较平常设定略低,这和我们弯腰时会想屈膝,是相同的道理。在计时车上趴得越低时,Fitter会将坐垫设定同步下修,舒缓车手的后侧肌群。
坐垫前移成就最速取向
理论上来说,坐垫的位置在UCI的规范下,会尽可能向前推;不仅如此,在骑乘当中,选手也会选择使用坐垫前3分之1的位置,让踩踏以前侧的肌群为主。就像短跑选手一样,膝盖转点距离踏板轴心越前,往后蹬的力量越大,迴转的运作也越流畅,速度自然就会越快。透过设定改变选手的重心,是计时赛的战略考量。
速度越快、耐力就会越差,因此也会依据竞赛的里程调整
手部设定力求轻鬆省力
再来我们谈到选手的上半身。
前臂之于车手把,约在手肘前方两指的距离,当选手在这个姿势,前臂呈现水平,不用花太大的力量抓握变把,能全神贯注在踩踏上头,为最轻鬆、省力的设定。在此同时,打平的双臂缩减了前三角的受风面积,对于速度的提升也有帮助,只要观察车手手臂肌群的出力,不难探出端倪。
一般Fitter建议的手部设定
也有少部分车手呈现前倾的姿势,但会耗费比较多力气支撑上半身
骑姿比较特殊的Cadel Evans是登山车选手出身
「选手的计时车,在设定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绝大部分是因为个人的习惯。」在竞赛当中,选手的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双手尽量夹紧、身体尽量缩小,让中间的空间越小越好,短期内感受不到太大的痛苦。但随着里程拉长,越aero的姿势越不舒服,假如时间在45分钟以上,对车手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
同场加映:不见得使用TT车的计时赛
由于计时车的几何为平路取向,包含全车重量,与计时把的设计考量,并非以爬坡为出发点设计,因此部分赛段,不乏选手使用公路车加装休息把的变通之道,或者选择在赛段中更换战马的策略,以换取更好的空力效果,对于关注国际赛的你,对于这点肯定不陌生。
下一篇,我们继续带大家了解,一位好的计时赛选手,需要有哪些特质!
因地制宜,计时车不见得都是职业车手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