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 知识 颠覆你的概念 冬训把握两大重点

    颠覆你的概念 冬训把握两大重点

    第一是长距离的有氧 再者为重量训练

     

    报导协力:运动能力诊断与训练调整研究中心(SPDI)

     

    初次接触这种“重质不重量”的科学化训练,难免和我们以往熟悉的训练方式有落差,相信读者一定会有和P编一样的疑惑:「难道说,里程数真的不重要吗?」「那台湾选手动辄200公里的长征,是有必要的吗?」

     

    回顾上篇职业选手如何用“超低温”辅助训练

     

    张嘉泽老师继续我们解答,在冬天的非赛季,帮助恢复机制最好的方式有二,第一是长距离的有氧,再者是重量训练。长距离的有氧训练,能帮助肌肉细胞的粒腺体增加,而重量训练,则是促进肌肉周边的微血管数量增生。

     

    「长距离有氧该怎麽做呢?」

     

    顾名思义,有氧耐力的培养,要将踩踏的输出控制在“有氧”的区间,老师建议我们,不妨以血乳酸阈质2 mM/L为参考指标。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每位车友的体能状态不同,骑得慢可不一定和有氧划上等号,建议找出自己的有氧速度,做为训练的参照标准,才能真正练到自己的有氧耐力。老师提醒我们,有氧耐力训练只需20分钟,就能产生有氧酵素,选手需要的是有氧酵素的培养,而不在于身体的疲累或衰竭。

     

    在一场公路赛当中,想要一路衝到底是不可能的。随著选手的配速变化与位置更迭,好的恢复机制,能帮助低强度时的恢复调整,有助重回到高强度的水平,预备迎接下一波攻击,这也是车手们在冬季准备期当中,进行所谓长距离慢骑(LSD),建构有氧耐力的效用所在。

     


    图为ETQS车队于冬训时团骑

     

     

    「车手的重训又该如何执行?」

     

    重量训练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环。根据过去的研究显示,自行车选手在下肢肌肉周边微血管的数量,甚至高于马拉松选手。这是因为踩踏的过程有阻力、有上坡,近似重训的概念,会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对选手的表现有正面帮助,这点又以公路赛选手特别显著。不过,其他部位的微血管却很少。

     

    要知道,在身体缺氧的过程中,不是只有腿部缺氧,而是全身性的缺氧,这是重训必须扩及全身,而并非单重下肢肌群的主因。再者,肌肉的运动在于两组肌肉同时收缩与舒张,是为拮抗作用。重训的另一个目的,即是加强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功能,延缓疲劳的发生。也别忘了,当你在抽车、衝刺时,上半身输出的力量不可小觑,因此,车手在冬季应著重力量耐力的训练,到了赛季,再调整为快速力量的训练。

     


    利用重量训练,促进肌肉周边的微血管数量增生

     

     

    介绍完冬训的两大指标,有志参赛的车手们,不妨利用冬季划分训练阶段,培养身体的恢复机制;恢复机制要好,方能吸收赛前「专项期」更高强度的训练。最后,老师也带来一个观念,提醒喜爱挑战长距离的车友:在享受高里程障碍同时,我们经常忽略的是体内器官组织的运作,虽然肝脏储存的肝糖很多,但是我们真正利用的,往往是肌肉蛋白质分解而成的氨基酸(其产生的阿摩尼亚,造成疲劳指数升高)。再者,长距离挑战容易造成肌肉过度收缩,产生发炎、变形的症状,是谓运动后的痠痛主因。

     

    听完老师的讲解,再回头问问自己:「冬季动辄200K的约骑,真的对你有帮助吗?」

     

    关于运动能力诊断与训练调整研究中心(SPDI):

     

    德国运动科学博士,张嘉泽老师主持的运动能力诊断与训练调整研究中心(SPDI)教学领域涵盖训练生理学、训练学、运动生物学、运动医学-训练负荷剂量病理性反应、儿童与青少年训练、运动能力诊断与训练调整,主要工作为协助运动教练进入科学化训练,提昇训练效果;建立运动训练资料库与训练调整应用;协助教练稳定与改善选手最佳成绩。

     


    主持
    运动能力诊断与训练调整研究中心(SPDI)的张嘉泽老师

    相关文章

    发表新留言

    Showing 0 comments